2017 每日讀經 –出埃及記3:1-4:31

2/7/2017 星期二 出3:1-4:31

「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出了那地、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 (出3:7,8)

人在困苦中,最渴的就是能找到一個能聆聽他心聲的同伴。

不僅如此,最好的是:他傾心吐意的對象不僅有同理心,而且是一位有智慧、有能力,可以幫助他解決難處的人。

以色列人因作苦工、就歎息哀求(2:23)。歎息是自我疏解的方法,但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根源;哀求是承認自己的不足、向外尋找幫助的行動。

在以色列人的歎息哀求中,耶和華藉著摩西、對他們的回答是:「我實在看見了、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

「原知道」,表示在以色列人歎息哀求之前、耶和華就已經知道。

不僅只是知道一個大概、而且是「實在看見了」:他們所受困苦的一幕又一幕、所有的細節,神都實實在在地察看到了。

所以,耶和華宣告說: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因為他們是我的百姓。

這就是救贖的精意:救贖的源頭是神的主動、救贖的對象是神的百姓;救贖的主人是大有能力的耶和華神、施行救贖的行動是回應人的歎息哀求。

為什麼耶和華一知道他們痛苦的開始之前、就先領他們出了那地、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呢?難道有必要非得等到以色列人歎息哀求之後嗎?

是不是人要走到了自己的盡頭之後、神的救贖工作才能起頭呢?

我今天是神的兒女、我可以把我的困苦歎息向神訴說、哀求祂的干預,這是多麼大的權力!

神知道我的痛苦、實在看見我的困難、也聽見了我的哀求,這是多麼大的安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