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下 35:1-36:23

10/23/2017 星期一 歷代志下 34:1-33

「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因為愛惜自己的民、和他的居所、從早起來差遣使者去警戒他們。他們卻嘻笑神的使者 藐視他的言語、譏誚他的先知、以致耶和華的忿怒向他的百姓發作、無法可救。所以耶和華使迦勒底人的王來攻擊他們、在他們聖殿裡用刀殺了他們的壯丁、不憐恤他們的少男處女、老人白叟。」 (代下36:15-17)

歷史學家對朝代的興衰與更替興趣很大,也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試著找到歷史演變的原因。

然而,他們不易達到一個定論,常常還是各說各話,指責對方(或敵國)的機會多一點。

歷代志的最後一章簡潔的敘述了猶大最後三個王:約哈斯(36:1-4)、約雅敬(36:5-10)、和西底家(36:11-14);他們王位的年歲分別是三個月、三個月零十天、與十一年( 基本上是個傀儡政權),可見得國勢下滑的急速。

歷代志對猶大亡國所提供的原因非常的直接:因為他們譏誚耶和華的先知、以致耶和華的忿怒向他的百姓發作、無法可救(36:16)。

不是因為內憂、也不是由於外患;而是離開了耶和華、又不把握回轉的機會。

這不僅是王的問題、也是全國百姓的問題。所以,壯丁、少男處女、老人白叟在象徵神保守的聖殿喪生,王和眾首領被擄(36:17-20)。

然而,歷代志沒有在悲劇中的失望、和悲傷中結束:「地享受安息、 因為地土荒涼便守安息(36:21)」。

地土的荒涼是使地土享受安息,安息是為了再起。亡國不是結束,安息後還有再起的盼望。

今天,我怎麼看自己的成功、或失敗?

我可能找到很多原因,但與神的關係在其中嗎?

在失敗後,我能得安息嗎?

我能像但以理一樣(但9:2,3),在盼望中求神應許的實現嗎?

—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下 34:1-33

10/22/2017 星期天 歷代志下 34:1-33

「沙番就在王面前讀那書。王聽見律法上的話、就撕裂衣服、吩咐希勒家…說、你們去為我為以色列和猶大剩下的人、以這書上的話求問耶和華、因我們列祖沒有遵守耶和華的言語、沒有照這書上所記的去行、耶和華的烈怒就倒在我們身上。」 (代下34:19-21)

基督徒在社會上影嚮力的衰退、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於是,不時的有人高聲急呼的向神求一個靈性復興的機會。

有的人為靈性復興著書立論、有的教會開靈性復興大會、有的機構舉行哭求復興禱告會…但至今,我們似乎還是沒看到靈性復興的來臨。

為什麼?約西亞時代的復興說不定可以讓我們找到一些原則:

1) 去除偶像(34:3-7) :雖然有一點遲「到了十二年、才開始…」(34:3) ,但這第一步是必要的。
2) 修復聖殿(34:8-13) :從居民干心的銀子奉獻、到經手人誠實的辦事、到木匠、石匠、和利末人熱心的參與,表現了在屬靈上的同心。
3) 回到聖經(34:14-20) :最重要的,還是要回到摩西所傳的律法(聖經) ,這樣的建造才是有根有基的復興。
4) 認罪悔改(34:21-28) :「撕裂衣服、向我哭泣」(34:27) 不只是情緒上一時的極動,而是讀了聖經之後、清楚的明白自己的虧欠、和曾受的苦難是為什麼而來的。
5) 立約順從(34:29-33) :立約是立志表示要長久遵行的決心;順從包括了遵守神一切的誡命、法度、律例(34:31) 。

如此看來,靈性復興不是一場活動、或是一個運動可以點燃的。

我們若心中還存著偶像(金錢、地位、子女…)、在誠實公義上打折扣、不能同心,不熟習、甚至不愛讀神的話語;那麼,我們的認罪悔改只是浮淺的自我安慰而已。

除此之外,沒有一個願意長久遵行神律法的心志、而一頭就盼望著有一個靈性的復興,也豈不是緣木求魚嗎?

—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下 33:1-25

10/21/2017 星期六 歷代志下 33:1-25

「他在急難的時候、就懇求耶和華他的神、且在他列祖的神面前極其自卑。他祈禱耶和華、耶和華就允准他的祈求、垂聽他的禱告、使他歸回耶路撒冷、仍坐國位.瑪拿西這纔知道惟獨耶和華是神。」 (代下33:12,13)

自以為義是人的通病,這是一個人對正義感的追求、與以自我為中心的天性,兩者結合的現象。

就如,我們讀到了約拿單對大衛的指責:「你就是那人!」(撒下12:7)時,對約拿單的智慧與大衛的罪無法逃避的因境,都禁不住叫好。

因為,我們常把自己當成一位看好戲的局外人;但聖經要我們知道的是:我們也是常在罪中而不自覺的人。

瑪拿西是猶大最惡的王之一,他不但拜偶像、甚至還在聖殿的院中築偶像的壇、又使他的兒女經火,又觀兆、用法術、行邪術、立交鬼的、和行巫術的、多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惹動他的怒氣(33:6)。他實在是一位十惡不得赦的大罪人!

照我們對歷代志的印象、惡人就會一惡到底。但出乎意料的是:33章幾乎用三分之一的篇幅記載這位惡王的自卑、悔改(33:12-17)。

雖然,他這個悔改是在毫無其他出路之下的行動(31:10,11),而且悔改也不澈底(31:17);但耶和華仍然允淮他的禱告、接納他的悔改(33:13)。

今天,我是一個自以為義的人嗎?

如果神可以接納瑪拿西的悔改、我還有什麼理由,不把褔音傳給那些我不喜歡的人呢?

—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下 31:1-32:33

10/20/2017 星期五 歷代志下 31:1-32:33

「住猶大各城的以色列人、和猶大人、也將牛羊的十分之一、 並分別為聖歸耶和華他們神之物、就是十分取一之物、盡都送來、積成堆壘。從三月積起、到七月纔完。」 (代下31:6,7)

做為基督徒的我們,尤其是在這新約時代,強調的是心靈和誠實的敬拜;所以,在金錢的奉獻上,通常我們也不是很講究的。

然而,還是有人想知道十一奉獻只是舊約的律法?或是仍然可以做新約的參考呢?

從希西家在歷代志下31章,奉獻的例子中,或許可以找到一些奉獻的原則、和這個問題的答案。

1. 甘心樂意地在財務、金錢的奉獻,是發生在除掉心中的偶像之後(31:1)。
2. 奉獻的開始是在事奉的人到位了以後(31:2)。先有人、再有金費;這是與世界上先有錢、再找人辦事的次序完全相反的。
3. 領導的人以身做則,在奉獻上的大方、及好榜樣是起帶頭作用的關鍵(31:3)。
4. 領導的人要把這些需要,不但給百姓有清楚的解釋及教導、也需有要求 (31:4)。
5. 百姓的回應是漸進的,從小的(初熟五穀)開始、到各物(包括牛羊,31:5,6)。
6. 百姓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做到完全的十一奉獻(三月起到七月纔完,31:7)。
7. 當百姓都能做到十一奉獻時,祭司不但喫飽、且剩下的甚多(31:10)。可見得百姓也得為先前祭司不夠的問題(29:34),要負一份的責任。
8. 照十一奉獻以後的現象是:「凡他所行的、無論是辦神殿的事、是遵律法守誡命、是尋求他的神、都是盡心去行、無不亨通」( 31:21)。

今天,我對金錢奉獻的觀念是如何?還需要遵守十一奉獻嗎?

我對金錢奉獻的實際做法如何?憑著當時的感動、習慣的養成、還是兩者都有?

我對今天各處傳道人、宣教士的缺乏是否也要負一份的責任呢?

—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下 30:1-27

10/19/2017 星期四 歷代志下 30:1-27

「正月間他們不能守、因為自潔的祭司尚不敷用、百姓也沒有聚集在耶路撒冷。王與全會眾都以這事為善。於是定了命令、傳遍以色列、從別是巴直到但、使他們都來、在耶路撒冷向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守逾越節、因為照所寫的例、守這節的不多了。」 (代下30:3-5)

柏林圍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其目的是阻止東德居民逃往西柏林。

1989年11月9日,東德政府開始計劃放鬆對人民的旅遊限制,但當時中央政治局委員誤解上級命令,錯誤地宣佈柏林圍牆即刻開放;這導致數以萬計的市民走上街頭,拆毀圍牆,整個德國陷入極度興奮狀態。

隨後數週,欣喜的人群鑿下柏林牆作為紀念品,歷史稱爲「柏林圍牆倒塌」事件。

在以色列歷史中,南國猶大及北國以色列之間的恩怨情仇不亞於東西柏林之間的衝突:他們也有一次拆毀中間所隔之牆的機會,這就是記載在歷代志下30章的故事。

希西家是南國的好王之一。他最受歷代志稱讚的事蹟,就是恢復祭司的功能、和獻祭的禮儀(29:3-36)。

但是,他不以恢復為滿足;把一個原以家庭為單位的守逾越節(出12:1-20),擴大到一個全國一起記念的日子(30:1,2)。

因為自潔的祭司不夠,不能在原定的正月過逾越節;但這個缺乏正是復興的開始,難怪眾人都以此事為美(30:4)。

於是,希西家把節期推後到二月、並邀請以色列全境的百姓到耶路撒冷過節(30:5-9)。

但是,接受希西家這個好意的人不多,反而譏笑他們(可能是由於政治上的考量,30:10)。

然而,還是有少數北國的以色列人自卑、轉向神(30:11)。

希西家與祭司們也不在意,所以,參與的大家盡都喜樂、自從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的時候、在耶路撒冷沒有這樣的喜樂(30:26)。

今天,我能在主裏有極大的喜樂、以致於產生了拆毀中間所隔之牆的勇氣嗎?

我是不是很擔心「好人沒有好報」,以致於失去了做為恩典出口管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