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每日讀經 — 路得記 4:1-22

6/23/2017 星期五 路得記 4:1-22

「我想當贖那塊地的是你、其次是我、以外再沒有別人了、 你可以在這裡的人面前、和我本國的長老面前說明、你若肯贖就贖、 若不肯贖就告訴我.那人回答說、我肯贖。波阿斯說、 你從拿俄米手中買這地的時候、也當娶死人的妻摩押女子路得、 使死人在產業上存留他的名。那人說、這樣我就不能贖了、 恐怕於我的產業有礙、你可以贖我所當贖的、我不能贖了。」 (得4:4-6)

2014年8月,日本著名的資深自由記者後藤健二, 為營救早前被綁架的好友湯川遙菜,決定前往極端伊斯蘭組織。 不料,一去之後,音訊全無。

直到1/20/2017伊斯蘭國( IS)在網路上,要求日本以兩億美元交換人質, 這才引起媒體廣泛的注意。

當日本政府還在對交換人質的回應辯論之時,伊斯蘭國分別於1/ 24及1/31在網路公伂了湯川遙菜、 及後藤健二被斬首殺害的影片,引起國際上對伊斯蘭國的公憤。

這個事件讓人想到什麼救贖的條件?從路得記中, 我們可以歸納出幾個原則:

首先,被贖的人有一個願意被贖的意願:「我是你的婢女路得、 求你用你的衣襟遮蓋我」(3:9)。 路得願意聽從拿俄米的安排,向波阿斯求遮蓋。

第二,贖人的人也有一個願意提供救贖的心願:「女兒阿、 現在不要懼怕、凡你所說的、我必照著行」(3:11a)、「 那人今日不辦成這事必不休息」(3:18)。 波阿斯願意伸出他的手,盡全力幫助路得。

第三,贖人的人有能力付出救贖的代價:「你們今日作見證、 凡屬以利米勒和基連、瑪倫的、我都從拿俄米手中置買了」(4: 9)。波阿斯不但願意、他也有能力付出那救贖的代價。

第四,贖人的人、與被救贖的人, 他們彼此有與這個救贖行動相稱與關係:「 因為你是我一個至近的親屬」(3:11b)。 如果波阿斯對路得是一位莫生人,這個救贖就師出無名了。

第五,整個救贖的行動,不僅要合情合理,也得合法。「 我實在是你一個至近的親屬、只是還有一個人比我更近」(3: 12)、「那人對波阿斯說、你自己買罷、於是將鞋脫下來了」( 4:8)。

後藤健二願意救湯川遙菜,我們也相信後者也願意被救; 但是後藤健二並不具備救贖後者的能力。在救贖的行動中, 他們兩人關係不被伊斯蘭國承認、而且, 倒底什麼是合法的程序也無法確定。所以, 我們雖然敬佩後藤健二的勇敢,卻惋惜他白白地送上了自己的生命。

今天,耶穌對我的救贖完全地附合這五項要件:我願意被贖、 祂願意贖我、祂有能力贖我、祂是我的至親、 祂為我完全了贖罪的律法。

我對基督救贖的了解完全嗎?是不是還有欠缺的地方?

我對基督救贖的偉大有感受嗎?是不是還有遲鈍的地方?

我對基督救贖的感謝夠嗎?是不是還有保留的地方?

2017 每日讀經 — 路得記 2:1-3:18

6/22/2017 星期四 路得記 2:1-3:18

「波阿斯對路得說、女兒阿、聽我說、不要往別人田裡拾取麥穗、也不要離開這裡、要常與我使女們在一處。」 (得2:8)

我從小生長在一個不是很富裕的家庭、全家看不到有什麼擺設;但是父母親總是會在光禿禿的牆壁上,貼上幾張從畫報上剪下來的圖片。

其中一張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三位婦女、在金色陽光的背景下,在田裡撿東西。

其實,我繪圖並不是很敏感;而我對這幅畫印象深刻的原因是:在同學家中,常看到一落雜誌,它每一期的封面都是這一幅畫、而且有國學大師吳稚暉的題字「拾穗」。

長大以後,才知道這幅畫的名字、就叫拾穗,是法國名畫家米勒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目前存放在巴黎的奧塞美術館。

原來,在金色的陽光是夕陽、田裡的禾捆是農主收好的莊稼、三位婦女撿的東西是農主收莊稼後掉下來的稻穗。

而且,那裡有濃厚的聖經背景:幾乎是路得記的一個場景。

可是,米勒的拾穗給人是一個溫暖(金色)、溫柔(婦女) 、和樂(禾捆)的感覺;但是真正拾穗的工作卻不是那麼容易。

這些靠拾穗生活的,都是極度貧寒的人;她們要冒著被人欺負(2:9)、羞辱(2:15)、叱嚇(2:16)、飢渴(2:9,14)的危險,只能檢到一點填飽肚子的份量。

但路得卻是一位非常幸運的拾穗者,她有農主波阿斯的特別關顧,因而她能放心大膽的拾穗,不但讓自己吃飽了,還可以把所拾取的帶進城、給婆婆吃。

這才是由艱辛到溫暖的轉變:因為有波阿斯的關顧。

1978年九月,我初到賓州的一個大學城、一切都很新鮮。不久,就到了十一月的感恩節,不料所有的店、包括學校餐廳都關門了。

我們幾個中國學生、只好在各人寢室、宿舍裡收集剩下的乾糧充飢,略嚐了拾穗的味道。

接下來十二月的聖誕假期,我就學聰明了:向學校申請了一位招待家庭(host family),在他們家的農場上、過了一星期難忘的農家生活。

更難忘的是:臨走前他們送我一本中文聖經(雖然他們不懂中文),這仍是我珍藏、也常讀的一本聖經。

對一個留學生來說,他們的對我關顧,使我初嚐在異鄉的溫暖。

今天,我不是也有很多機會、把這個溫暖白白的送給需要的人!

2017 每日讀經 — 路得記 1:1-22

6/21/2017 星期三 路得記 1:1-22

「路得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那裡去、我也往那裡去. 你在哪裡住宿、我也在那裡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 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那裡死、我也在那裡死、也葬在那裡. 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 (得1:16,17)

還記得婚禮中的誓言嗎 —「我願意娶身邊這位姑娘做我的妻子,愛她、安慰她、 尊重她、保護他,像我愛自己一樣。在以後的日子裡, 不論她貧窮或富有,生病或健康,始終忠誠於她,相親相愛, 直到死使我們分離。」

「 我願意嫁給我身邊這位青年人做我的丈夫,愛他、安慰他、尊重他、 保護他,像我愛自己一樣。在以後的日子裡,不論他貧窮或富有, 生病或健康,始終忠貞於他,相親相愛,直到死使我們分離。」

這簡單、樸實、動人心弦的誓詞, 原來是從路得對她婆婆拿俄米所說的話而來的。

在灰暗的士師世代裏,路得記中各個人物的忠貞、温柔、慈愛、 良善、信實、愛情給我們一個渙然一新的希望。

原來,人與人之間的堅貞感情不只限於男女之情、血緣關係而己。

拿俄米與路得之間濃厚的婆媳感情, 相信是每一個自身處在姻親關係中的人都羨慕的。

為什麼路得在極其困難的大環境中,不為自己打算、 堅持的跟隨拿俄米走向一個生活沒有保障的未來?

可能是路得天生就有温順、良善的天性; 也可能是拿俄米一向對待路得如自己的女兒。

但是為什麼路得不停在「你往那裡去、我也往那裡去,你在哪裡住宿、我也在那裡住宿」;而又繼續地說:「 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

路得是位摩押女子、外邦人,她為什麼願意捨去自己的祖國、 離開自己的家鄉,到一個文化、風俗、語言完全不一樣的新環境? 一個正常的人,在沒有相當的認識、和把握之前, 不可能會輕易的走向未知的。

所以,我們可以有把握的說, 路得不但對婆婆個人的人品有相當大的信心;她對婆婆的國 — 以色列;和婆婆的神 — 耶和華,也有相當程度的認識。

拿俄米的人品,婆媳之間的感情是路做決定的一個要素,但不是全部的因素。

拿俄米的國、和拿俄米的神更是她所嚮往的。

路得對以色列、耶和華的信心和認識從何來?拿俄米!

當士師世代的祭司無法把以色列全國帶到神的道路上時, 一個流落在外邦的寡婦, 卻能把她身邊的外邦人媳婦完完全全地帶到神的面前, 這是多麼大的對比!

今天,我的國是什麼?中國、美國、還是神的國?

我的見證是什麼?人能藉我認識、甚至選擇跟從我的神嗎?

不論貧窮或富有,生病或健康,始終忠誠,相親相愛, 直到離開這個世界 — 這個誓言的基礎在那裏?是我的決心、還是與神的盟約?

2015 讀經默想 – 得3-4章

4/15/2015 星期三 得3-4 章

「我想當贖那塊地的是你、其次是我、以外再沒有別人了、你可以在這裡的人面前、和我本國的長老面前說明、你若肯贖就贖、若不肯贖就告訴我.那人回答說、我肯贖。波阿斯說、你從拿俄米手中買這地的時候、也當娶死人的妻摩押女子路得、使死人在產業上存留他的名。那人說、這樣我就不能贖了、恐怕於我的產業有礙、你可以贖我所當贖的、我不能贖了。」 (得4:4-6)

2014年8月,日本著名的資深自由記者後藤健二,為營救早前被綁架的好友湯川遙菜,決定前往極端伊斯蘭組織。不料,一去之後,音訊全無。直到1/20/2015伊斯蘭國(IS)在網路上,要求日本以兩億美元交換人質,這才引起媒體廣泛的注意。

當日本政府還在對交換人質的回應辯論之時,伊斯蘭國分別於1/24及1/31在網路公伂了湯川遙菜、及後藤健二被斬首殺害的影片,引起國際上對伊斯蘭國的公憤。

這個事件讓人想到什麼救贖的條件?從路得記中,我們可以歸納出幾個原則:

首先,被贖的人有一個願意被贖的意願:「我是你的婢女路得、求你用你的衣襟遮蓋我、」(3:9)。路得願意聽從拿俄米的安排,向波阿斯求遮蓋。

第二,贖人的人也有一個願意提供救贖的心願:「女兒阿、現在不要懼怕、凡你所說的、我必照著行」(3:11a)、「那人今日不辦成這事必不休息」(3:18)。波阿斯願意伸出他的手,盡全力幫助路得。

第三,贖人的人有能力付出救贖的代價:「你們今日作見證、凡屬以利米勒和基連、瑪倫的、我都從拿俄米手中置買了」(4:9)。波阿斯不但願意、他也有能力付出那救贖的代價。

第四,贖人的人、與被救贖的人,他們彼此有與這個救贖行動相稱與關係:「因為你是我一個至近的親屬」(3:11b)。如果波阿斯對路得是一位莫生人,這個救贖就師出無名了。

第五,整個救贖的行動,不僅要合情合理,也得合法。「我實在是你一個至近的親屬、只是還有一個人比我更近」(3:12)、「那人對波阿斯說、你自己買罷、於是將鞋脫下來了」(4:8)。

後藤健二願意救湯川遙菜,我們也相信後者也願意被救;但是後藤健二並不具備救贖後者的能力。在救贖的行動中,他們兩人關係不被伊斯蘭國承認、而且,倒底什麼是合法的程序也無法確定。所以,我們雖然敬佩後藤健二的勇敢,卻惋惜他白白地送上了自己的生命。

今天,耶穌對我的救贖完全地附合這五項要件:我願意被贖、祂願意贖我、祂有能力贖我、祂是我的至親、祂為我完全了贖罪的律法。

我對基督救贖的了解完全嗎?是不是還有欠缺的地方?
我對基督救贖的偉大有感受嗎?是不是還有遲鈍的地方?
我對基督救贖的感謝夠嗎?是不是還有保留的地方?

2015 讀經默想 – 得1-2章

4/14/2015 星期二 得1-2章

「路得說、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隨你、你往那裡去、我也往那裡去.你在哪裡住宿、我也在那裡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那裡死、我也在那裡死、也葬在那裡.除非死能使你我相離、不然、願耶和華重重地降罰與我。」 (得1:16,17)

還記得婚禮中的誓言嗎 —「我願意娶身邊這位姑娘做我的妻子,愛她、安慰她、尊重她、保護他,像我愛自己一樣。在以後的日子裡,不論她貧窮或富有,生病或健康,始終忠誠於她,相親相愛,直到死使我們分離。」;「我願意嫁給我身邊這位青年人做我的丈夫,愛他、安慰他、尊重他、保護他,像我愛自己一樣。在以後的日子裡,不論他貧窮或富有,生病或健康,始終忠貞於他,相親相愛,直到死使我們分離。」

這簡單、樸實、動人心弦的誓詞,原來是從路得對她婆婆拿俄米所說的話而來的。

在灰暗的士師世代裏,路得記中各個人物的忠貞、温柔、慈愛、良善、信實、愛情給我們一個渙然一新的希望。

原來,人與人之間的堅貞感情不只限於男女之情、血緣關係而己。拿俄米與路得之間濃厚的婆媳感情,相信是每一個自身處在姻親關係中的人都羨慕的。

為什麼路得在極其困難的大環境中,不為自己打算、堅持的跟隨拿俄米走向一個生活沒有保障的未來?

可能是路得天生就有温順、良善的天性;也可能是拿俄米一向對待路得如自己的女兒。

但是為什麼路得不停在「你往那裡去、我也往那裡去.你在哪裡住宿、我也在那裡住宿」;而又繼續地說:「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神就是我的神」?

路得是位摩押女子、外邦人,她為什麼願意捨去自己的祖國、離開自己的家鄉,到一個文化、風俗、語言完全不一樣的新環境?一個正常的人,在沒有相當的認識、和把握之前,不可能會輕易的走向未知的。

所以,我們可以有把握的說,路得不但對婆婆個人的人品有相當大的信心;她對婆婆的國—以色列;和婆婆的神—耶和華,也有相當程度的認識。

拿俄米的人品,婆媳之間的感情是路做決定的一個要素,但不是全部的因素。拿俄米的國、和拿俄米的神更是她所嚮往的。

路得對以色列、耶和華的信心和認識從何來?拿俄米!

當士師世代的祭司無法把以色列全國帶到神的道路上時,一個流落在外邦的寡婦,卻能把她身邊的外邦人媳婦完完全全地帶到神的面前,這是多麼大的對比!

今天,我的國是什麼?中國、美國、還是神的國?
我的見證是什麼?人能藉我認識、甚至選擇跟從我的神嗎?

不論貧窮或富有,生病或健康,始終忠誠,相親相愛,直到離開這個世界 — 這個誓言的基礎在那裏?我的決心、還是與神的盟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