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讀經默想 — 腓利門書

6/30/2016 星期四 腓利門書

「他從前與你沒有益處、但如今與你我都有益處…他暫時離開你、或者是叫你永遠得著他…不再是奴僕、乃是高過奴僕、是親愛的兄弟、在我實在是如此、何況在你呢。」 (門11,15,16)

每一位基督徒對信仰認信的原因、過程都不一樣;神也可以藉著許多方法來收祂的莊稼。

但不可否認的是福音信息中最能觸動人心的就是:關係的恢復。

因為人的安全感、和幸福不是可以自發的;而是建築在一個可以完全、無條件的被接納的關係中。

在家裡,當父母過度強調孩子們的學習、甚至以他們的成績來決定受珍愛的程度時,對他們的自我價值、及親子關係就帶來了極大的傷害。

在工作場合中,當公司聘顧、獎勵、薪資的唯一標榫是員工的實用價值(他的賺錢能力),遣散員工時毫無情誼地棄之如敝屐;管理階層怎麼可以期盼員工把公司的前途當成自已的責任?

說到以實用價值來定的主僕關係,最極端、最不合理的例子就是奴隸制度了。

對主人來說,奴隸只是一個能為他賣力的人,除了他的實用價值之外,奴隸與主人是毫無瓜葛的。

阿尼西母是從腓利門家裡逃跑的奴隸。身為主人,腓利門有一切的權力追捕阿尼西母、任意的處置他(包括處死)。

然而,阿尼西母不但被使徒保羅帶著信主,而且服事在坐監的保羅。

所以,阿尼西母對腓利門來說,不僅是一個逃跑的奴隸、也是一位主內的弟兄。

保羅要阿尼西母正面地面對自已逃跑的錯,要他回到舊主人家。

保羅更要腓利門從原諒阿尼西母、到完全的接納他。所以,保羅文辭並茂地寫了這封信給腓利門。

這就是我們信仰的可貴之處:從破裂的人際關係,到和諧、相愛的接納。

今天,我們之可以彼此接納,是因為深知是神先接納我們。

我們的自我價值、及安全感在神,是這麼的確切;以致於我們可以做個使人和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