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每日讀經 — 但以理書 12:1-13

8/29/2018 星期三 — 但以理書 12:1-13

「我聽見這話、卻不明白、就說、我主阿、這些事的結局是怎樣呢。他說、但以理阿、你只管去、因為這話已經隱藏封閉、直到末時。必有許多人使自己清淨潔白、且被熬煉。但惡人仍必行惡、一切惡人都不明白、惟獨智慧人能明白。」 (但12:8-10)

在計劃邀請專題講員時,教會的同工們都知道有兩類的題目是很受人歡迎的:一類是有關人際關係的:如何與異性朋友交往、夫妻相處、教養子女…;另一類是有關未來的:末世的預言、徵兆…等。

這原因是因為人不僅是活在現在,現在就要每天面對身邊人際關係的問題;同時,人也是要為將來打算,看看自己在將來所處的位置、環境如何?另外一方面,好奇心也促使我們對一切未來、不確定的事有非常高的興趣。

但以理在神所啟示的異象中,看到了許多不尋常的景象。他也有很大的好奇心,經常的主動去問神的使者:這是什麼意思?(7:16,8:15,9:23,12:8)

神也很恩待但以理,常常很有耐心地把這些異象的預表,仔細地講給他聽。有時,甚至在先知提問題之前,神就很主動的把他所見到的意義講給他聽。(10:11,20,11:2)

但是,在但以理最後一次的異象中,神卻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12:8)。「但以理阿、你只管去、因為這話已經隱藏封閉、直到末時。」(12:9)

相信這不能滿足但以理的好奇心,似乎也讓我們的心懸在半空中,找不到一個可安歇之處。

然而,神卻也把該做的告訴了我們:「必有許多人使自己清淨潔白、且被熬煉」(12:10)。正如但以理時代中的試煉和無常,我們今天也會在被熬煉當中。

但是,這些熬煉是在末世,使自己清淨潔白的機會和過程。當我們(惟獨智慧人)明白了這個原則後,這些事的結局就不會在我們的心中忐忑不安了。

因為,「惡人仍必行惡、一切惡人都不明白」。惡人對於末世只有好奇心,但末世對他們今天的行為卻絲毫沒有影響,繼續行惡。所以,他們都不會明白。

今天,我對的末世好奇心滿足了嗎?我對末世只是停好奇心的階段嗎?末世的信息對我的行為有什麼影響?

「隱祕的事、是屬耶和華我們神的、惟有明顯的事、是永遠屬我們和我們子孫的、好叫我們遵行這律法上的一切話。」(申29:29)

— 2018 每日讀經 — 以賽亞 65:1-66:24

3/10/2018 星期六 以賽亞 65:1-66:24

「耶和華如此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你們要為我造何等的殿宇,那裡是我安息的地方呢?耶和華說、這一切都是我手所造的、所以就都有了,但我所看顧的就是虛心痛悔因我話而戰兢的人。」 (賽66:1,2)

十多前年,第一次到北京旅遊,對市區之大、名勝古蹟之多、和歷史典故之豐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最特殊的是北京市民一致的對所居住城市的驕傲之情、和熟練的把地緣與古今政治人物起落的聯結。

原來,從永定門、正陽門、到天安門、午門、太和殿、再到景山、鐘鼓樓,它巍峨或平緩,落錯或有序,是北京中軸線;從1267年開始的規劃建造,加上中華文明的孕育、滋養,是北京居民引以為傲的七百五十多年全國首都文化。

如果中國人最以北京城為傲的話,猶太人對耶路撒冷的遷掛、更是為之有過而無不及;而耶路撒冷城中的聖殿、更是他們歷史的中心、民族的焦聚、和宗教信仰上的聖地,任何輕蔑聖殿的行為,對猶太人都是難以忍受的。

難怪在新約當中,不論是司提反的殉道(徒7:49)、或是保羅的下監(徒22:28),都與蹧踐聖殿有關。

然而,就在猶太人自己所信奉的舊約聖經中,卻有這一段看起來似乎是輕蔑聖殿的話:「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你們要為我造何等的殿宇?」。

但為什麼耶和華自己反而不看重人為衪造的聖殿呢?

原來,聖殿是神和人相會的地方:人在聖殿中敬拜神;神藉著聖殿把祂的臨在和平安帶給祂的百姓。

讓人不解的是神會說「那裡是我安息的地方呢?」,倒底是人需要安息、而不是神需要安息啊!所以,這句話是不是指著這樣一個地點:神把人需要的安息,可以帶給人的地方。

其實這個地方,不是一個固定的地點或建築物,而是一個「虛心痛悔因神的話而戰兢的人」。如此看來,得安息的條件和秘訣不是特定的地點或、建築物,而是一個敬畏耶和華的人的心。

我今天如果心中煩躁、沒有安寧的話,在向外找原因之前,是不是該先問自己在這些惱人的問題與難處之中,我是不是一個虛心痛悔因神的話而戰兢的人呢?

— 2018 每日讀經 — 以賽亞 62:1-64:12

3/9/2018 星期五 以賽亞 62:1-64:12

「耶和華阿、現在你仍是我們的父。我們是泥、你是窯匠, 我們都是你手的工作。」 (賽64:8)

人都不免背負不少過去的包袱:出生的家庭、成長的環境、 求學的經過…。這些都影響到我們是怎樣的人。

近來心理學家很強調的原生家庭,它可以拿來解釋許多的行為現象; 可是更重要的還是如何拿掉過去的包袱,來過今天該過的日子。

「耶和華阿、現在你仍是我們的父」的現在,在原文中有「但是, 現在」之意。所以,這個現在是個很急切的轉折。

當談起過去的包袱時,大概少有像猶太人背的那麼的沈重。 幾千年來的歷史記載中,多是他們的犯罪,少有他們的復興。正如「 你曾發怒、我們仍犯罪.這景況已久.我們還能得救麼?」(64: 5)

好一個「但是、現在」,舊事己過,現在才是重要。以前所有的事, 在現在看來都無關緊要了。

以前是我們犯罪,但現在「耶和華阿仍是我們的父」。

以前我們是中心,現在耶和華是中心。

以前認為是老祖宗不保護(亞伯拉罕不認識我們、 以色列也不承認我們。63:16), 現在我們知道最重要的是耶和華阿仍是我們的父。

「我們是泥、你是窯匠,我們都是你手的工作」, 完全的降服在神的主權中。耶和華是那位主動者, 我們完全的處在被塑造的地位上,我們完全依靠祂的作為、 是祂手的工作。

為什麼我們要如此完全的降服呢?

首先,泥土沒有資格質問陶匠的作為,「你是誰、竟敢向神強嘴呢? 受造之物豈能對造他的說、你為甚麼這樣造我呢?」(羅9:20) 。

其次,耶和華是位守約施慈愛的神。 祂對人的塑造是照著祂與人立的約。

如果我們真要究察歷史的話, 最值得的是從神的信實來看看我們的過去。

我過去包袱的沈重嗎?現在有什麼是對我重要的?

— 2018 每日讀經 — 以賽亞 60:1-61:11

3/8/2018 星期四 以賽亞 60:1-61:11

「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 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 」 (賽61:3)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在10/6/2017有一項令人興奮的報導:在世界最嚴重的核子發電廠意外— 俄國的切諾貝(Chernobyl)—的近三十週年之後, 許多野生動物,包括幾乎絕跡的猞猁(Lynx), 在附近的森林中又繁榮起來了。

新生命從廢墟中的再生— 這不只是童話裏的火鳥故事, 而是生命的一個通則。

人的一生也常是在問題和困難中堆積起來的。但只要仔細察看, 在這些的難處當中,有它的美。

有的人只看到眼前的困難,困坐愁城、什麼事也不能做。

另一些人專注在凌亂、骯髒的事上,莊敬自強、捨我其誰, 但能夠恆久堅持的並不多。

更有另一種人,只想看到鳥語花香,要天天生活在迪斯耐樂園裏; 但不願意去想鳥語花香是怎麼來的 — 迪斯耐樂園的年度票已漲到$1,049!

然而,活在現實生活的人知道,專注困難、 及夢想童話世界都不是長久過日子的方式。

不僅要能欣賞鳥語花香,我也要注意到花的香是從那裏來的。

牛糞旁邊的果子最大、雞屎上面的花最美。

同樣的,華冠從悲哀而出;沒有灰塵與悲哀, 難以體會從內心深處湧出的喜樂。

先有了憂傷之靈,才知道讚美、榮耀是這麼真實。

這不是自我麻醉的阿Q精神,而是耶和華的應許、 主耶穌在十字架的榜樣和能力。

我是那種人?

— 2018 每日讀經 — 以賽亞 58:1-59:21

3/7/2018 星期三 以賽亞 58:1-59:21

「我所揀選的禁食、不是要鬆開兇惡的繩、解下軛上的索、 使被欺壓的得自由、折斷一切的軛麼。不是要把你的餅、 分給飢餓的人,將飄流的窮人、接到你家中,見赤身的、 給他衣服遮體,顧恤自己的骨肉而不掩藏麼。」 (賽58:6-7)

據統計調查,今天散佈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有將近半數(40%) 是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也就是說, 幾乎有一半的猶太人是走在世俗之中,不認為有一位神, 也不進入猶太會堂或基督教堂敬拜神。這是一個很可悲的現象。

然而,猶太文化卻深深的影響到每一位猶太人。他們雖然不敬拜神, 但對自己的骨肉同胞還存有一種特別的感情。

其中有一項就是:當一個年青人要出來做生意、創業的時候, 附近的猶太人會自動籌款來幫助他,而且並不指望他要還回來。

有時有經營經驗的長者,更會進一步的做他的導師,帶領、指正他。 這也許是猶太人很會做生意的原因之一。

這些習慣都是從聖經出來的,就如今天的經文一樣:「 要顧恤自己的骨肉」(58:7)。

「我所揀選的禁食」(58:6) — 原來禁食不只是一種宗教的形式、或是個人屬靈的操練而己, 它也有肢體關顧、及社會關懷的一面。禁食是要鬆開繩、解下軛, 要把自己的餅、分給飢餓的人。

從這來看,不論我有的是多、是少; 那些絕不是為我一個人而準備的。我有的是為了要與人分享。

如果我只為了自己的需要而生活、只為了自己的享受而擁有、 我會永遠感覺不足、永遠要在貧窮的心態中過日子。

當我能給的時候,我就從貧窮到富足了。

我的給是邀請別人來與我一同領受神給我的豐富, 一同在主的愛中團契。

因為主耶穌在世上為了人貧窮,使我今天能夠富足, 我怎能再把我手頭所有的用繩子勞勞的綁好、套在自己的軛上, 把在基督裏的自由出賣了呢?

當我們一起擘餅的時候,不論餅是多大多小,那都一定是足夠的。

當有一個人抓著餅不分給下一個弟兄的時候, 感覺到飢餓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