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讀經默想 – 賽13-15章

9/21/2015 星期一 賽13-15章

「你心裡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眾星以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 (賽14:12-14)

在聖經裏,除了撒但之外,最受到咒詛的可能就屬巴比倫了。

從創世記的巴別塔(創11章)、到啟示錄的大淫婦(啟17章),再加上以賽亞書的13、14章,都是講到神對巴比倫的嚴厲審判。

到底巴比倫做了什麼萬惡不赦的罪,使耶和華要重重的懲罰它呢?

以賽亞14:12-14對這個問題有一些解答:我要升、我高舉、我要坐、我要能(與至上者同等)。

是不是當我太多了以後,就忘記了我是誰?忘記我是誰以後,也就忘記了神是誰,竟然要和至上者同等!

其實,驕傲自大並不是一件很少見的現象。在唯利是圖的資本主義中,自大與自信的分別不大,甚至在教育、在職場成為一種好的品格,去值得學習的方向。

可是,耶和華最厭惡的就是這種人,要受耶和華重重懲罰的也是這種人。

「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中的「然而」把這些驕傲自大的人在極度的驚愕下所發現的現實描述的真好。

太多的我、太大的我是直接向創造我的神挑戰。它只有一種結局,就是墜落陰間、掉到坑中極深之處。

我雖然沒有向神挑戰的初衷,但驕傲自大的心卻不時、不經意的冒了出來。

「我真是苦阿、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這不只是保羅的心聲、也是我的呼喊。

2015 讀經默想 – 賽10-12章

9/20/2015 星期天 賽10-12章

「到那日、你必說、耶和華阿、我要稱謝你.因為你雖然向我發怒、你的怒氣卻已轉消、你又安慰了我。看哪、神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他、並不懼怕.因為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所以你們必從救恩的泉源歡然取水。」 (賽12:1-3)

不論在二次大戰的納粹集中營、或是文革的勞改隊裏,都有相似的見證:基督徒在一般人承受不了的逆境之中,他們承受壓力的能力是非比尋常的。

為什麼基督徒能在別人都受不了的環境中還能保特清潔的良心、積極的態度呢?可能就在這一個「到那日」的觀念了。

雖然詩人還在苦難中、耶和華向他的怒氣還在,憑著信心、他還要稱謝神。

因為在信心的眼光中,詩人看到在那日、神的怒氣卻已轉消,神的安慰已來到。

詩人知道目前的困難敵不過神的拯救,所以,他現在就可以倚靠神、並不懼怕。

詩人怎麼能有這麼大的信心呢?神在以色列歷史中的拯救、加上神的話語、與以色列約己經足夠證明有「那日」的來到。

現在的基督徒,有更多、更大的理由來期昐著「那日」。因為神的怒氣已經傾倒在代替我、背負我的罪,而上十字架的耶穌基督;剩下來的,就是等待神的安慰、和神的拯救。

那日,是多麼榮耀的日子:「我要從救恩的泉源歡然取水」。水是萬物所依賴存活的、是一切祝褔、豐富的源頭。在這加州四年嚴重的乾旱中,更能體會歡然取水的喜樂。

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這是我能處卑賤、缺乏的祕訣,不是嗎?

2015 讀經默想 – 賽7-9章

9/19/2015 星期六 賽7-9章

「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 (賽9:7)

一個政權能影響在它其中成員的每一位成員。難怪下一任美國總統選舉的兩黨候選人,在這一段時間常常在頭版新聞中。

人民對一個理想政權的期望,再也沒有比以賽亞9:7所描述更完全了。

首先,這個政權是一直在增加的。政權有統治範圍之意,表示了在一個理想的政權中,百姓的福利因這政權統治範圍的擴大而增加。

「政權與平安」 – 在原文中的這平安有繁榮、昌盛的意思;照當今的話說,「平安必加增」就是景氣好、年度長率一直保持高水平。

「公平與公義」是在社會秩序程面上,不但公眾的權益被照顧到、個人的利益也在合宜、人道的原則中被保護到。

公平與公義不是建築在強大的武力上;一個國家的堅立不在軍事、而是在完整而持久的社會安全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中國人早己知道的原則。

然而,最令神的兒女們興奮的是「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這不只是個遙遠的期望而己,神有佷大成就這事的熱心。

但為什麼延遲了呢?

對以色列人來說,「這眾百姓、就是以法蓮、和撒瑪利亞的居民、都要知道.他們憑驕傲自大的心說、磚牆塌了、我們卻要鑿石頭建築、桑樹砍了、我們卻要換香柏樹。」(9:9)

今天也是一樣:人憑驕傲自大的心,各行自己以為對的事。

神的國己經來了,但尚未完全成就。這其中有我的因素嗎?我的責任在那裏?

2015 讀經默想 – 賽3-6章

9/18/2015 星期五 賽3-6章

「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猶大人哪、請你們現今在我與我的葡萄園中、斷定是非。我為我葡萄園所作之外、還有甚麼可作的呢.我指望結好葡萄、怎麼倒結了野葡萄呢。」 (賽5:3,4)

近來是加州葡萄園收成的時節。這個月初,我連絡到一位40年未見的同學。同時有個機會與妻女到他家的葡萄園幫忙收今年的葡萄。

我們從清晨六點開始,勤奮工作、不曾有一點休息的機會。直到下午二點多,幾乎是精疲力盡之後,才能完工停下來。

看到幾個上百加侖的釀酒桶內裝著滿滿壓碎了的葡萄,葡萄汁的香醇之味一陣陣地撲鼻而來。這時,大略的可以體會到一些主人對葡萄園一年愛心的經營所付的代價、和收葡萄的喜樂。

「他刨挖園子、撿去石頭、栽種上等的葡萄樹、在園中蓋了一座樓、又鑿出壓酒池.指望結好葡萄、反倒結了野葡萄」(5:2)。園主對這葡萄園的失望是可以了解的。

原來,這個「葡萄園之歌」的園主就是耶和華自己,衪所栽種的葡萄園是猶大人。野葡萄是猶大人的現狀。

為什麼要問猶大人、要猶大人來斷定是非呢?這就像要被告來做陪審團的一員,不合理!

難到耶和華真的像是一位恨不得馬上丟下最重刑期的法官嗎?不可能!

那為什麼要猶大人來審判他們自己呢?

是不是一個在罪中的人,常常不能從一個客觀的角度來檢試自己的行為呢?

是不是耶和華的心意不是真正的要降災禍呢?(5:5,6,18-39)

如果不能在這裏體會到耶和華偉大的寬容與恩慈,我就還沒讀懂這首詩。

守律法不只是因為僅僅要求存活而己(申30:19),而是因為我愛神,因祂先愛我。

2015 讀經默想 – 賽1-2章

9/17/2015 星期四 賽1-2章

「耶和華說、你們來、我們彼此辯論。你們的罪雖像硃紅、必變成雪白;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 (賽1:18)

無論是為人父母、或為人子女的都有這個經驗:遇到一個不肯認錯的孩子,父母的心是多麼的著急。

一個神的兒女如果不能了解天父對他回轉的心意,他可能就白白渡過了自己給父母所帶來的憂心那段的經歷。

當把自己的生命在神面前、完全的打開、真誠的認罪;那是誠實中的誠實、再也沒有比這時刻有更深刻的真誠了。

因為,明知律法,卻淡化它、不願照著神的話而行。明知神鑑察一切、卻欺騙自己万,好像神也像我一樣的不在乎這些小節。

然而,當把自己像硃紅的罪,在神的面前正眼看清楚之後,才知道錯的不只是在那外表的行為。其實,在還沒犯錯的時刻,從心中的動機就己經不正了。

然後,才知道:罪不只是做了不該做的事而己,故意省略了應該做的也是罪。

認罪帶來了赦罪之後的輕省、擺脫罪之後喜樂。

這時,再一次明白了:最偉大的真理不只是世人都犯了罪;而是神饒恕認罪悔改的罪人。

最大的神蹟是我這個罪人,罪可以得神的赦免、再被神所愛、還可以被稱為聖徒。

「你們來、我們彼此辯論」–誰擔得起與神辯論呢?如果不是「你們的罪雖像硃紅、必變成雪白;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的應許,我還有任何希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