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讀經默想 – 賽29-30章

9/26/2015 星期六 賽29-30章

「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必然興起、好憐憫你們。因為耶和華是公平的神,凡等候他的都是有福的。」 (賽30:18)

「等候神」是許多屬靈的前人對我們的提醒。的確,「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30:15) 等候神是我們屬靈成長路程中非常重要的功課。

然而,在30:18有兩個等候 –(1) 耶和華必然等候、(2) 凡等候他的。

原來,不只是人在等候神;在我們等候神之前,神早已在等候我們了!

耶和華在等著做什麼呢?「要施恩給你們、好憐憫你們」。

耶和華滿有恩典和憐憫,這是認識神的人都知道的事實,但是這裏的「要施恩、好憐憫」己經把這些名詞轉化成動詞了。

也就是說,從前我們所有的只是腦子裏的知識,但耶和華不久就要把這些理論、知識,變成我們親身的體驗。

耶和華的應許不是給所有的人,從上下文來看,這是對正在受苦、遭壓迫的人 — 「聾子必聽見這書上的話.瞎子的眼、必從迷矇黑暗中得以看見。謙卑人、必因耶和華增添歡喜.人間貧窮的、必因以色列的聖者快樂。」(29:18,19)

耶和華在等人的回轉 — 「他們對先見說、不要望見不吉利的事、對先知說、不要向我們講正直的話、要向我們說柔和的話、言虛幻的事。」(30:10) 受苦遭壓迫的人要回轉,認真的聽神的話。

不公正的官長要回轉,停止不公平的對待百姓;「因為耶和華是公平的神」,耶和華要把公平帶回到地上。

今天,我要等候神;但我也要知道:神也正在等候人。

我除了以信心等候神把公平帶回,在現今的社會上,我也有責任做一個公平的人 – 我怎樣對待我的親人、同事、雇工?我怎樣參與社會的公義、政治上投票的責任?

2015 讀經默想 – 賽26-28章

9/25/2015 星期五 賽26-28章

「我們也曾懷孕疼痛、所產的竟像風一樣.我們在地上未曾行甚麼拯救的事。世上的居民、也未曾敗落。死人要復活.屍首要興起。睡在塵埃的阿、要醒起歌唱。因你的甘露好像菜蔬上的甘露、地也要交出死人來。」 (賽26:18,19)

如果要找一件人們都經歷過的共同經驗的話,最有可能的答案是生老病死中間的「病」。

因為對大部分的人來說,生己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老也還要等一陣子;但是,在人們現在的生活中,最大的威脅是病。

這個病,不見得一定的身體上的,也可能是心理上的。不論是身體上、或心靈上的痛苦,痛到最深處時,常用的形容是懷孕生產之苦。

生產之苦過了之後,不見得就不會再一次受同樣的苦。所以,以賽亞說:所產的竟像風一樣、未曾行甚麼拯救的事。

然而,苦到盡頭,還是免不了要面對死亡,這是無法逃避的難題。

難怪,當那日在猶大地的人(26:1)希望的是「死人要復活、屍首要興起、睡在塵埃的要醒起歌唱、地要交出死人來。」(26:19)

這可能是猶大地的人對在以賽亞25:8應許的回應 — 「他已經吞滅死亡直到永遠.主耶和華必擦去各人臉上的眼淚、又除掉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因為這是耶和華說的。」

「死阿、你得勝的權勢在那裡?死阿、你的毒鉤在那裡?死的毒鉤就是罪.罪的權勢就是律法。感謝神、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林前15:55-57)

生在以賽亞時代的猶太人只能盼望;但這世代的我何其有幸,因為死亡的吞滅在主耶穌的復活己經實現了!

2015 讀經默想 – 賽23-25章

9/24/2015 星期四 賽23-25章

「你使城變為亂堆、使堅固城變為荒場、使外邦人宮殿的城、不再為城、永遠不再建造。所以剛強的民、必榮耀你.強暴之國的城、必敬畏你。因為當強暴人催逼人的時候、如同暴風直吹牆壁、你就作貧窮人的保障、作困乏人急難中的保障、作躲暴風之處、作避炎熱的陰涼。」 (賽25:2-4)

據聯合國的統計,近年來世界人口急劇的向城市集中。今天,世界的70億人口己經有54%在城市居住。預計到2050年,又有另外25億的人口湧向世界各大城市。

主要的原因是農業機械化了以後,工作機會集中在城市。然而,踴擠的城市不僅帶來了公共衛生、資源的分配等問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關心因為城化,反而疏遠了。

這個現象在國內己經開始明顯化了。據經濟社會學家的研究,如果中國政府不儘速解決「戶口」問題,城市內貧富不均的兩極化問題因新居民加速;造成經濟生產率下降、社會不安的情緒增加,對中國國力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類似的城市化、貧富不均情形,早在以賽亞書就有這樣的描述:迦勒底人建築大型城市(24:13)、堆積財貨(24:2)、貧窮人不受保障(25:4)。

然而,當有錢有勢的人以強暴催逼窮人的時候,耶和華要親自出來,作貧窮人的保障、作困乏人急難中的保障。(25:4)

神的恩慈和公義,不僅只是在永恒、屬靈的層面而己,對於今天現實的社會公義也是祂非常關心和在意的。

雖然我知道「到那日」(24:21) 、祂的公義必定完全成就;但今天也應該在我小小的生活圈子中,藉著對困乏人的幫助,把祂公義的屬性彰顯出來。

主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太5:13,14)

願我是世上的鹽、世上的光。

2015 讀經默想 – 賽19-22章

9/23/2015 星期三 賽19-22章

「埃及人因為受人的欺壓哀求耶和華、他就差遣一位救主、作護衛者、拯救他們。耶和華必被埃及人所認識.在那日埃及人必認識耶和華、也要獻祭物和供物敬拜他、並向耶和華許願還願。耶和華必擊打埃及、又擊打、又醫治、埃及人就歸向耶和華.他必應允他們的禱告、醫治他們。」 (賽19:20-22)

在研究所讀書的時候,系上有位埃及同學,言行舉止都很好,頗得教授、同學們的喜愛。

畢業了之後,我才回到學校的查經班做一位慕道友。

初次讀出埃及記時,心裏總是想到這位埃及同學。一方面實在很難把聖經中的法老與他聯想在一起;另一方面覺得,這樣子說埃及,怎麼可能有埃及人聽信福音呢!

那時,很想再問一問這位埃及同學對基督教的看法,可惜己經連絡不上了。

這個心結一直等讀到以賽亞書19章才被解開了 — 原來神不偏待人,早在舊約裏,神就把救恩為埃及人也預備好了!

埃及人,就如任何一個起初不認識神的人一樣:自以為有智慧、以擁有的財務為傲、以為可以永久的在平安、享樂的環境中(13:5-11)。

直到耶和華使的手在他們身上,他們才戰兢懼怕、呼求神(13:16-20)。

神對埃及的拯救與對以色列人的拯救是相同的:他就差遣一位救主拯救他們(像摩西拯救以色列人)、在埃及的邊界上有耶和華的一根柱(像摩西的杖和分開的海)、埃及人認識耶和華、也獻祭物敬拜耶和華。(19:21)

相信如果一位埃及人看到這兒,他也該釋懷了!

又擊打、又醫治、就歸向耶和華;應允他們的禱告、醫治他們(19:22)。不僅在以色列人、在埃及人身上是同樣的,也是今天許多人的靈程經歷。

主啊!讓我做一個心中柔軟的人,不必等到很大的擊打、和醫治後,才得認識你!

主啊!讓我對福音的大能有信心,它能救一切相信的人(當然包括像常被咒詛的埃及人)!

2015 讀經默想 – 賽16-18章

9/22/2015 星期二 賽16-18章

「到那日雅各的榮耀、必至枵薄、他肥胖的身體、必漸瘦弱…當那日人必仰望造他們的主、眼目重看以色列的聖者。他們必不仰望祭壇、就是自己手所築的、也不重看自己指頭所作的。」 (賽17:4,7,8)

在後現代主義的風氣影響下,真正的無神論者不多。一般人也對我們的信仰有一定程度的遵重。

然而,人常常以自己的成就來證明他的宗教情操也不見得比我們所傳的福音不好。

這就像今天讀的經文:以賽亞在論到摩押(16章)、及古實(18章)將要受到的禍患之中,突然箭頭轉向以色列(雅各17:4)。

雅各當時自以為處於一個富裕的環境中(肥胖的身體)、在一個榮耀的地位上。也有一些宗教生活 — 自己手所築的、自己指頭所作的祭壇。一切都這麼美好。

這聽起來有點熟悉,不正是很像今天身邊的許多在工作、經濟上有成就的硅谷人嗎!

然而,他的榮耀會像中空的大樹(枵薄)、他的財富也都保不住(肥胖的身體、必漸瘦弱)。

這些苦難是為著要他再一次回到真誠的信仰中– 仰望造他的主、眼目重看以色列的聖者。

宗教的情操、宗教的活動不是神所要的。衪要的是對祂真實的信心與信靠,仰望造他的主。

我有可能把富裕的環境、榮耀的地位當成一個屬靈的指標呢?求神向我說話,我不需要等到「那日」,今天就可以再回轉向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