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2015 星期天 賽10-12章
「到那日、你必說、耶和華阿、我要稱謝你.因為你雖然向我發怒、你的怒氣卻已轉消、你又安慰了我。看哪、神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他、並不懼怕.因為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所以你們必從救恩的泉源歡然取水。」 (賽12:1-3)
不論在二次大戰的納粹集中營、或是文革的勞改隊裏,都有相似的見證:基督徒在一般人承受不了的逆境之中,他們承受壓力的能力是非比尋常的。
為什麼基督徒能在別人都受不了的環境中還能保特清潔的良心、積極的態度呢?可能就在這一個「到那日」的觀念了。
雖然詩人還在苦難中、耶和華向他的怒氣還在,憑著信心、他還要稱謝神。
因為在信心的眼光中,詩人看到在那日、神的怒氣卻已轉消,神的安慰已來到。
詩人知道目前的困難敵不過神的拯救,所以,他現在就可以倚靠神、並不懼怕。
詩人怎麼能有這麼大的信心呢?神在以色列歷史中的拯救、加上神的話語、與以色列約己經足夠證明有「那日」的來到。
現在的基督徒,有更多、更大的理由來期昐著「那日」。因為神的怒氣已經傾倒在代替我、背負我的罪,而上十字架的耶穌基督;剩下來的,就是等待神的安慰、和神的拯救。
那日,是多麼榮耀的日子:「我要從救恩的泉源歡然取水」。水是萬物所依賴存活的、是一切祝褔、豐富的源頭。在這加州四年嚴重的乾旱中,更能體會歡然取水的喜樂。
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這是我能處卑賤、缺乏的祕訣,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