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每日讀經 — 馬太福音15:1-20

11/13/2018 星期二 馬太福音15:1-20

「豈不知凡入口的、是運到肚子裡、又落在茅廁裡麼。惟獨出口的、是從心裡發出來的、這纔污穢人。因為從心裡發出來的、有惡念、兇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這都是污穢人的?」 (太15:17-20)

幾前年前藉著大學同學團聚的機會,我安排了兩個星期的假回到了台灣。

發現到每晚受歡迎的電視節目,除了有關政治的專題論壇之外、就是有關吃的:烹飪食譜、餐館指南、健康食品…等。其名廚、名營養師的聲譽與影視明星、政治人物比較之下,有過之而無不及。

注重吃與健康固然不錯,可惜的是在論美食的同時;政治論壇的個各來賓,無不是伶牙利嘴的人物;他們口出的話,不驚人、死不罷休。

這個論到入口的、及出口的議題,就使我想到馬太福音15章主耶穌的講論:入口、及出口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心的問題。

入口及出口的選擇,都是的內心發出來的:過度的強調美食,是不是容易陷在專注現今的享樂、而忽略了屬靈上的需要呢?

大衛在詩篇談到了耶和華的律法時,對神的話與美食有這樣的比較:「比蜜甘甜、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詩19:10) 。

今天,我們可以開半個小時去一家好餐館、但卻不太容易找到30分鐘來讀聖經。

同樣的,不論是美國大選、或兩岸政治,我們也喜歡聽名嘴的論點、卻不見得有心思去察究他們伶利口齒後面的動機在那裡?或議題本身的內容是什麼?

更進一步的思考,連我們自己口裡說出的話,也常常是像脫韁的野馬,一出去就不曉得跑到那裡?造成了什麼傷害也是不知道的!

所以,大衛在詩篇19篇思念到神的話之後,不自覺的接下這一句話:「願你赦免我隱而未現的過錯。求你攔阻僕人、不犯任意妄為的罪」(詩19:12,13),這豈也不是很合理的嗎?

沒有人願意承認自己有「惡念、兇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的心;但是我們不見得可以真正看清楚自己的內心世界。

好不好就從檢驗自己口中出的話開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