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2:25-28

6/22/2019 星期六

「你們那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這最小的事、你們尚且不能作、為甚麼還憂慮其餘的事呢。」 (路加福音 12:25,26)

出生於第二次大戰的嬰兒潮,我的童年是在父母求生存的掙扎中過的;那時候的社會是在八年抗曰戰爭、及接下來的國共內戰後、第一次喘息的機會。

生活環境雖然艱難,但我們這一群眷區的孩子們卻也是每天快快樂樂,在官兵捉洋盜的遊戲、和彈弓打鳥的探險中渡過的;那真是像天上的飛鳥、不種也不收的一段日子。

在貧困的環境中,我第一次知道「保險」這兩個字居然可以買賣的是在初中時,一位鄰居來家介紹房屋的火災保險。

當時的我、覺得這真是個餿主意:有誰會白白把錢丟到保險公司、指望百年不見的火災會燒到自己的家呢?父母親當然也沒有被說動。

但到了大學的時候,不但火險非常普遍、連人壽保險也有許多人買;當時一家人壽保險公司倒閉是社會的一件大新聞。

這樣看起來,憂慮是社會中上階層人士的特權了!對貧困的人來說,他只求每天溫飽,而且這是很快可以實現的事、所以,這種的滿足感是經常、而又自然的。

然而,當一個人的經濟情況好轉了以後,他所要考慮的事就多了:怎麼樣積存?怎麼樣保值?怎麼樣投資?怎麼樣買保險?怎麼樣防止被騙?

像那要蓋倉房的人一樣(12:17-19):他心裡要算計的事好多、他的生活好忙、他要憂慮的事也多。

就在這些的忙亂當中,主耶穌接著就描繪了一個平靜和祥的畫面:天空的飛鳥和地上的百合花。它們在天父所供應的大自然中、展現了天父所賜予它們的生命本質。

而我們這些比花鳥更為貴重的人,卻經常為那看不到遙遠的將來憂慮!

九十多歲的母親常常笑我的頭髮比她的還要白;我心裡也常不服氣的想:那是因為我現在要負的責任比她多。

買保險不是不好,但在這麼豐富的環境中、還不肯停下稍時,想想、看看天父所造的美麗世界;那麼頭髮白了是怪不了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