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2:33,34

6/24/2019 星期一

「你們要變賣所有的、賙濟人,為自己預備永不壞的錢囊、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就是賊不能近、蟲不能蛀的地方。因為你們的財寶在那裡、你們的心也在那裡。」 (路加福音 12:33,34)

劍橋大學經濟學教授奧德雷(Jonathan Aldred)今年發表了一本新書、書名叫「領證做壞事:經濟學如何腐蝕我們」(License to be Bad: How Economics Corrupted Us),對經濟學的基本論點提出質疑,引起了不少討論。

這本書的論點是:經濟學是今曰社會惟利是圖的大壞蛋;將人類視為自私的動物、把人生最大的生存動力視為是要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對近幾個世紀的政治生態產生了極惡劣的影響。

從亞當斯的「國富論」、到近代的貝克(Gary Becker社會經濟學家, 1992年諾貝爾獎得主) ,都認為自由市場經濟可以利用人類與生俱來自私自利的天性、在經濟活動的互動中,集體的達到經濟成長、使人共享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任何不公平、不公義的事,在市場經濟的競爭與淘汰下,會自然的消失。

事實上,社會現象要比市場經濟複雜的多、而把人類減化到自私自利、惟利是圖的個體也是不對的;人對倫理、是非、公平(對比於今日貧富鉅大的差異) 也是非常嚮往的。而經濟學置這些不顧、造成政府政策上的偏差,所以經濟學家是造成是非不分、貧富差異的罪魁禍首!

其實,這個議題在聖經裡是常常被提到的:人的自私是罪、也正是父神要主耶穌到世界來傳講「天國近了,你們要悔改」所解決的事。

因為,人的國是建築在耍自利、所產生的動力;而神的國是以給、做一個暢通的管道,將神的恩典亳無阻礙的從自己身上流到所需要的鄰舍中。

所以,當主耶穌說:「要變賣所有的、賙濟人,為自己預備永不壞的錢囊、用不盡的財寶在天上」,並不是要我們違反自利的天性、或超越了經濟學者的假設;而是因為天國的經濟學、和人間的經濟學完金的相反:人要積存財寶、而神要我們流通財寶。

一位能給出去的人、一定是有把握能再得的人。

我們能給、因為天父給我們的多;這不僅是過去的經驗、也是對將來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