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每日讀經 — 路加福音 14:34,35

7/14/2019 星期天

「鹽本是好的,鹽若失了味、可用甚麼叫它再鹹呢。或用在田裡、或堆在糞裡、都不合式,只好丟在外面。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路加福音 14:33)

在「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14:27) 、及「無論甚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 (14:33) 這兩個嚴肅的警告後,主耶穌用一個更嚴重的比喻來做為這一個段落的總結:「鹽本是好的,鹽若失了味、可用甚麼叫它再鹹呢。或用在田裡、或堆在糞裡、都不合式,只好丟在外面。」

這就是說:作主門徒的代價不但高、一個跟隨主的人也要有長久付上這麼高代價的心理準備;因為鹽放在鹽罐子裡、是隨時要被拿出來用的。

古時候的練鹽技術不好、也有不少的鹽是從鹽礦中挖出來,而不是由海水曬出來的;因比,久而久之鹽味就漸漸淡掉;其他雜質的腥臭味就愈變愈顯著、就不能拿來做調味料了!

然而,要怎麼樣處理這種失了鹽味的鹽卻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用在田裡會影響到土地的酸鹼性、影響糚傢的生長;而堆在糞裡也不行,因為糞堆是農作物的肥料,這些鹽的癈料也會污染了糞堆的可用性。

一個人也許可以一時興奮的要跟隨主耶穌、他也願意撇下一切所有的作主門徒;但是他沒有耐性,過了沒多久、當時的衝勁和新鮮感就漸漸淡去。主耶穌對於這些人的評語是:一無所用也是一無所是 — 「或用在田裡、或堆在糞裡、都不合式,只好丟在外面」。比那些一開始就不跟隨主耶穌的人還要沒用!

雖然這種話很難聽進去,但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主耶穌接下來馬上就加了一句「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今天,人都是很會精打細算的;身為基督徒的我們也不時的在調整我們生活的步調。在教會也看到過不少認真追求的弟兄弟姊妹、過一陣子就鬆了那口氣、再過一段時間連他人影都看不到了。一方面覺得好可惜、另一方面又覺得主耶穌講的話實在是真實。

但願你和我永遠不是「或用在田裡、或堆在糞裡、都不合式,只好丟在外面」的那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