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2015 星期三 賽38-40章
「誰曾用手心量諸水、用手虎口量蒼天、用升斗盛大地的塵土、用秤稱山嶺、用天平平岡陵呢。誰曾測度耶和華的心、或作他的謀士指教他呢。他與誰商議、誰教導他、誰將公平的路指示他、又將知識教訓他、將通達的道指教他呢。」 (賽40:12-14)
一個人如果長久生活在一個被限制、被忽略的環境中,很可能就習慣了逆來順受,以致於失去了進取、追求的心。
羅馬尼亞在齊奧塞斯庫25年(1965-1989)的獨裁政治中,因為禁止節育,而造成大批的棄嬰。這些孩子們從出生就成長在政府辦的孤兒院內。除了幾個孤兒院的職員外,與外人很少接觸,造成他們對人群、社會的適應力上有很多的困難。
據心理學家的追蹤報導,即使有些孩子從這些孤兒院被人領養了之後,也很難與領養的家庭建立正常的親子之情。
以賽亞書的歷史記載希西家求壽、蒙耶和華加增15年的年歲之後,就突然中斷了(賽38-39)。然而,最後提到了以賽亞宣告耶和華的話:「從你本身所生的眾子、其中必有被擄去、在巴比倫王宮裡當太監的。」(39:7)
從40章開始,就是安慰的話:「神說、你們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要對耶路撒冷說安慰的話、又向他宣告說、他爭戰的日子已滿了、他的罪孽赦免了、他為自己的一切罪、從耶和華手中加倍受罰。」(40:1,2)
可見得這些話(40-66章)是為了那些被擄70年後要回歸的百姓說的。
就像這些在羅馬尼亞孤兒院長大的孩子一樣,被擄的猶太人可能早己逆來順受慣了;那裡還寄望有回歸的一天呢!
所以,耶和華要用一整章的篇幅告訴猶太人:祂是怎麼樣有大能、獨行奇事的神。「誰曾測度耶和華的心、或作他的謀士指教他呢?」(40:13) 神的做為不是人能測度的。當人在極其的絕望之中,神的應許必成就:「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30:31)
今天,我是不是也在靈性低谷呢?我能信過「必從新得力、必如鷹展翅上騰」的應許嗎?
「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他的謀士呢、誰是先給了他、使他後來償還呢。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倚靠他、歸於他.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遠。阿們。」(羅1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