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讀經默想 — 徒4章

2/4/2016 星期四 使徒行傳 4章

「彼得約翰說、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罷。」 (徒4:19)

基督徒應該如何調適在信仰上,與在社會、政治議題上的差異,不只是神學家、也是社會學家、及政治學家所關心的議題。

在文革時代,中國許多的基督徒及傳道人,不肯否承認自己的信仰,而遭受了長期的迫害。

在二次大戰時期,一些基督徒,不認同歐洲教會對納粹黨屠殺猶太人的噤默,挺身而出。其中,殉道的神學家潘霍華是有名的例子。

美國標榜政教分離,加上以奉獻免稅的條例誘導教會離開政治,使在美國的基督徒不太直接參與政治。

其實,人對與社會、政治議題都有相當程度的興趣。

這不只是與自己的生活相關,也因為人天生就有追求公義的傾向、好奇心也趨使我們想多知道政治上的事。

在這狀況之下,基督徒除了最基本的參與投票之外,應該怎樣來關心政治呢?

基督徒是在世界中、但不屬於世界的。

如果強調的是不屬於這世界,我們就該多注意屬靈的事、不參與政治。

如果強調的是在這世界,我們就該注意生命、生活中所有的事、當然包括了政治。

這並不是指教會應當主導一切的公共事務、要求政府照著去執行。

但是,如果政府的施政方向,有明顯不合聖經原則的時候,教會可以成為社會良心的先聲,提醒政府的缺失之處。

然而在這些過程中,教會也應該非常謹慎,不要捲入不必要的政黨之爭、造成在合一見證上的虧損。

上個月美國慶祝金恩牧師(Martin Luther King, Jr.)的生日,就是很好的例子。1963年,他在首都華盛頓的演說,「我有一個夢想」(I have a dream)被譽為是美國在20世紀最重要的一篇演講。

「聽從你們、不聽從神、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們自己酌量罷。」

我們要怎麼樣的參與政治、回應政府的準繩就是: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

然而,這常常不是明顯到黑白分明、一看就知的程度;所以,我們要常常自己酌量。

主啊!求你給我這個酌量的智慧,讓我在這個世界、但不屬於這個世界。

2016讀經默想 — 徒3章

2/3/2016 星期三 使徒行傳 3章

「彼得看見、就對百姓說、以色列人哪、為甚麼把這事當作希奇呢?為甚麼定睛看我們、以為我們憑自己的能力和虔誠、使這人行走呢?」 (徒3:12)

十多年前,有一次帶著女兒們與她們的表哥去看飛機表演。

我們非常辛苦地穿過了距離很遠的停車場,在人山人海的展示台邊佔到一個好位置。當籃天使的噴射機呼嘯而過的時候,眾人都興奮不止。

在回家的路上,我滿懷熱忱的問小朋友們:「你們今天最喜歡的是什麼?」

他們不約而同的答案是:「冰淇淋!」此後,我再也沒有帶他們去看飛機表演了。

在使徒行傳 三章,看到彼得、約翰醫治好那天生瘸腿的眾人,也是同樣的錯失了他們的好機會(missed the boat) !

眾人跑到彼得、約翰那裏的原因,只停在希奇上面。然而,使徙彼得比我的耐心要多的多了!

彼得告訴他們,這個神蹟並不是因為彼得、約翰憑自己的能力和虔誠、使那人行走;而是信了耶穌的名,使天生瘸腿的人痊癒。(3:16)

接下來,彼得就把福音完整的講了一遍:有神、有預言、有應驗(3:18);有罪(3:13,14);有救(3:19-26)。

今天的眾人,也是喜歡看神蹟、聽見證的。基督徒也巴不得能行令人希奇的神蹟、有引人入勝的見證,來吸引福音朋友們。

但是,福音是否被傳講的清楚呢?在許多的辛勞、努力之後,我們是否讓這些朋友們入寶山而空手回呢?

彼得、約翰有行神蹟的能力、但是他們不要讓眾人把交點放在他們自己身上,而是指向耶穌的救恩。

今天,我的見證及服事,有多少是為了自己、有多少是為了帶領人完完全全地到基督的面前?

2016讀經默想 — 徒2章

2/2/2016 星期二 使徒行傳 2章

「眾人聽見這話、覺得扎心、就對彼得和其餘的使徒說、弟兄們、我們當怎樣行。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 (徒2:37,38)

褔音是什麼?褔音與我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聽褔音、信耶穌?

這些不但是褔音朋友們常問的問題,也是基督徒要常思想的問題。不只是為了傳褔音的緣故,也是為了自己有個純正信仰的緣故。

感謝主!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使徒行傳第二章找得到。

彼得被聖靈充滿,對聚集在耶路撒冷、來過五旬節的猶太人講說了一篇充滿能力的道之後,眾人就覺得扎心,馬上就題出來了他們的問題:「我們當怎樣行?」

這就是大能的聖靈所做的工作:在講論中把神的恩典澆灌在人心中。

這不是知識的傳遞,因為知識使愚人自大、使智者加增了他的責任。

但是,恩典卻經常的驅使領受的人有他的回應。

神在人身上的所做所為,不是要人停在原處,而是給人一個前進的動力。

神的恩典絕不只是一個讓人使用方便的禮物而己,而像是一個令人不安的入侵者;讓人覺得扎心。

恩典不是為了把人麻痺在一個安穩的睡眠中;而是炸燬了人原先自以為是的安全窩。

這是人之所以願意捨棄了次好的,來全心跟隨基督,作主門徒的原因。「主阿、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約6:68)

當神的恩典被誠實的宣講之後,人的回應就會是:「我當怎樣行?」

否則,神的恩典就成了定罪的工具、褔音就被傳的不完全了,那絕不是神的心意。

主啊!讓我在我的生命裡,對你的恩典有具體和實際的回應!

2016讀經默想 — 徒1章

2/1/2016 星期一 使徒行傳 1章

「耶穌和他們聚集的時候、囑咐他們說、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就是你們聽見我說過的。」 (徒1:4)

廿年前,曾與一位從東岸來做短期研究的教授共事了一個暑假。

記得他在臨走前的歡送午餐說的一句話:「你們在硅谷工作的人,每一個都比我這在爭取終身職的助理教授還辛苦。」

在這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我們不常看到生性懶散、需要別人督促的人;而是有太多進取心太強、過度緊張、不能安靜下來的人。

耶穌復活之後,在升天之前有四十天的時間、向門徒們講說神國的事。

耶穌在這段期間中,倒底講說了什麼?聖經雖然沒有記載,那卻是許多人非常想知道的。

但是,聖經只記載了門徒們和耶穌的一句問答:「主阿、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1:6)

可見得門徒們的心在以色列國的復興,而且是非常著急,巴不得馬上就可以參與這件偉大、神聖的工作。

然而,耶穌要他們「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應許的」。

這應許的就是聖靈的降臨,得著的能力是為了作耶穌的見證,而不是以色列國的復興。(1:8)

等候是非常難學的功課。我們情願生活在忙碌的當中,把排滿的曰程表當成自己的成就。

不但自己如此,也把孩子們的時間填得滿滿的。似乎只有這樣,才算是盡到了作父母的責任。

但是,一個人的時間、精力還是有限。過度的勞累不僅會傷了自己的身心,也是阻止了聖靈帶領的機會、放棄了嚐嚐主恩是何等美善的經歷。

如果一切都可以藉自己的手來成就,我就不需要神的祝福。

然而,經驗告訴我,雖然要盡力而為,神的祝福還是不可缺少的。

不要忙的過頭、做的過分,要等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