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讀經默想 — 羅 1:1-17

3/1/2016 星期二 羅馬書 1:1-17
「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我屢次定意往你們那裡去、要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如同在其餘的外邦人中一樣.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無論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所以情願盡我的力量、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 (羅 1:13-15)

從前在校園團契的一項機智問答遊戲中,有這麼一道題:「什麼可以欠、什麼不可以欠?你答案的聖經根據在那裏?」

結果,在慌亂之中,只有人部份答對,但還是無法及時找到聖經的出處。

答案是:除了欠褔音及欠彼此相愛的債,其他凡事都不可虧欠!(請自己去找聖經根據)

試想:如果每一個人都是除了褔音的債、及彼此相愛的債之外,其他什麼都不欠將是多麼和協的社會。

福音一定會被廣傳、基督徒家庭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見證一定吸引人!最重要的是:教會中弟兄姊妹的彼此相愛,讓人一定都喜歡留在教會、把教會當成自己的家。

羅馬書可以說是基督教教義中,數一數二的重要書卷。聽說,一位學者如果不出版一部自己寫的羅馬書註釋的話,就不能稱得上是位新約大師。

然而,羅馬書起初的寫作原因卻是非常的簡單:保羅一直想要去羅馬探望教會裏弟兄姊妹、及傳福音,但是種種阻隔無法成行。於是,保羅就先寫一封信表明自己的心意,和傳講福音的內容。

不料,這卷羅馬書成了歷代以來,褔音真諦的珍寶。

我們今天一方面臣服在羅馬書精深巧妙的真理譂述、另一方面不得不被保羅的:「無論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這個觀念感動!

我傳福音的對象多是和自己的背景、環境差不多的;但保羅卻是不分種族、不分聰愚、不分貴賤。

我傳福音的心態常是姜太公釣魚、不招搖、不勉強;但保羅卻是情願盡他的力量,因為他為人欠了福音的債。

對傳福音的熱忱,我比不上保羅;對傳福音的廣度,我也差保羅太遠;對傳福內容的深度,我更是有許多地方要在羅馬書裏去找的。

求主在福音的奧妙中,開我的眼;在傳福音的熱忱中,開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