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2017 星期三 以斯拉記 3:1-4:24
「然而有許多祭司、利未人、族長、就是見過舊殿的老年人、現在親眼看見立這殿的根基、便大聲哭號,也有許多人大聲歡呼,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歡呼的聲音、和哭號的聲音、因為眾人大聲呼喊、聲音聽到遠處。」 (拉4:12,13)
我們對往事的回憶不只是止於人和事,也包括了地方、甚至建築物。
我自從大學畢業以後,輾轉的搬過好多次家;我對往事的懷念也多是從曾經住過的家開始的:不論這個家是軍營、學生宿舍、或是自己的家,每一個家對我都有不同、又特別的意義。
聖殿對以色列人來說也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建築物,因為那不止是他們日常生活中敬拜、獻祭的一部分,也是神與神的選民以色列人同在的一個象徵。
當被擄的以色列人歸回到耶路撒冷的時候,他們雖然除了安頓自己的生活之外,儘力的恢復祭壇、守節…等的習俗。但是,對他們來說,還有一個比起已往不足的地方,就是缺少了聖殿。
所以,當波斯王古列允許以色列人回歸故居、重建聖殿時(1:2),他們興奮、及迫不及待的心情是可以想像得到的:在將近五萬人長途的遷移之後,第二年的二月、他們就開始了重建聖殿的工程(3:6) 。
建殿的工程將是一條漫長、又區折的路。工程一開始、才立根基的時候,聖經對他們興奮的反應,有很生動的描述:「見過舊殿的老年人、現在親眼看見立這殿的根基、便大聲哭號,也有許多人大聲歡呼。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歡呼的聲音、和哭號的聲音」。
歡呼是可以理解的、哭號也是情感上控制不住的發洩;但建造的工程不能停止在根基的建立而已;工程的進行也不能只靠一時情緒上的激動。
接下來,我們馬上看到的是困難的環境、敵人的控告、及工程的中斷(4:1-24) 。
我們上屬靈上的建造也是如此:雖然萬事起頭難,但恆心持久更是可貴。
今天,如果我們要靠不斷的眼見來挑起興奮的情緒,那麼,生命的成長是片面、不勞靠的;基督為我們立的根基、但我們也得在建造中擺上自己的那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