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每日讀經 — 馬太福音11: 21-42

11/6/2018 星期二 馬太福音11: 21-42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馬太福音11:28-30)

主耶穌的這一句話「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在歷世歷代中不知道安慰了多少陷在勞苦愁煩的人。

主耶穌也接著解釋了為什麼到他那裡就可以得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那麼,主耶穌所說的重擔是怎樣的重擔呢? 有些人以為是生活上的壓力(工作、課業)、或人際關係上的困難(夫妻失和、子女不孝);但這顯然是找不到聖經根據的。

「耶穌在諸城中行了許多異能、那些城的人終不悔改、就在那時候責備他們說..」(11:20),從上下文來看,有可能這是指罪的重擔。

然而什麼是主耶穌的軛呢?原來「軛」在猶太人的傳統裡,象徵拉比的教導;主耶穌的軛,就是主耶穌的教導。而負主耶穌的軛,就是接受並委身於主耶穌的教導,也就是作祂的門徒。

約翰福音第七章記載主耶穌上耶路撒冷過住棚節的事:「到了節期、耶穌上殿裡去教訓人。猶太人就希奇說、這個人沒有學過、怎麼明白書呢?耶穌說、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來者的。」(約7:14~16)

猶太人會如此反應,就是因主耶穌教導的是(舊約)律法,不只是我們一般認為的基要福音。

主耶穌的教導中帶出律法的真義,以致聽見的人大大希奇:主耶穌沒有作過任何拉比的門徒,祂是怎麼明白律法,能如此闡明律法的意義呢?所以,主耶穌教導的律法中帶出來了輕省和安息。

但為什麼很多基督徒還是得不著安息呢?難道主耶穌的應許落空了嗎?

不是的!而是我們沒有「背負主耶穌的軛,學習主耶穌的樣式」, 也就是沒有遵行主耶穌所教導的律法。

主耶穌教導我們律法的真義,是出於愛神愛人的動機、本著愛心的原則遵行律法。

只有律法、而不明白律法的真義、就成了律法主義;然而,只有律法的真義、卻不遵守律法,對我們仍然是一點用處也沒有的。

我們崇尚自由,卻製造出奴役;我們要簡單易行,卻讓事情更複雜;我們自己想辦法,卻帶給自己更多的勞苦愁煩。

只有當走在順服基督的窄路上時,我們才有可能找到了安息和喜樂。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