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2019 星期四
「主人就誇獎這不義的管家作事聰明,因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較比光明之子、更加聰明。」 (路加福音 16:8)
不僅是我們,「不義的管家」在歷代解經家的眼光中也一直是個不容易解釋的比喻:這個管家明明是不好的、為什麼主耶穌還在稱讚他呢?
是不是我們都被16:8這「不義的管家作事聰明」…的主詞「不義的管家」造成的第一印象所限制住了?
在原文中這個「不義」原是個名詞、也就是說:「管家、不義」作事聰明;這表示管家與不義是同等、相連的,而不是形容這個管家是一個不義的人。
那什麼才是不義的呢?在同一段經文中有「不義的錢財」(16:11),那地方的不義、在原文中才是形容詞、也就是說,這個比喻中所提到的錢財是不義的。
所以,這個比喻中的不義、該是指錢財用在不義的事情上、而不是這個管家是不是不義;否則主耶穌為什麼會誇獎他作事聰明呢?
因為在地主佃農的經濟體制下,地主要求的利潤常是不與天候有關係的:不管是豊年、旱年,他都要向管家結帳;要拿到他想得到的那一部分。
所以,管家所處理的是一些不義的錢財。因而問題不是在這個管家是不是不義?而是他怎麼來處理這些不義的錢財?
他的好處是有那個情境意識(situation awareness),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當大家都貪愛錢財(16:14)的時候,他知道他能靠錢財渡日的時間不長了;所以趁自己還有能力使用錢財的時候,多結交朋友、為將來打算。
這是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聰明(或譯成靈活也可)的地方;因為不論是今世之子、或光明之子或都得面對永恆。
如果今世之子在快被裁員時、知道用他所有可以用得上的為將來失業的時候打算;那我們光明之子的眼光應該更遠;知道錢財與永存帳幕(16:9)輕重緩急的次序。
因此,應該沒有基督徒會是愛錢的守財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