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016 星期六 哥林多前書 2 章
「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我在你們那裡、又軟弱、又懼怕、又甚戰兢。我說的話講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語、乃是用聖靈和大能的明證,叫你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 (林前2:2-5)
在這個講究個人主義、及資訊發達的時代裏,個人的影響力成為一個有形、有價值的商品。
如果一個人在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YouTube、或 instagram 有很多的追隨者(follower)的話,有許多的商家會不請自來、免費贈送產品給他使用,希望藉著他的影響力,來增加產品的銷售量。
如此一來,為了要引人注意,原先不願意被別人貼標籤的人,現在倒認為自己有個標籤,是件好事。
雖然保羅的文筆、辯才十足。但是他自認不是一個能言善道、口齒靈俐的人(2:3);顯然有不少人對他的印象也是如此(林後10:10)。
保羅並不在意別人對他貼標籤;但是,如果講到標籤的話,他情願給他自己貼的標籤是「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2:2)
這與在當時的辯士們是很不一樣的。因為,人總是喜歡聽言語流利、信心十足、有智慧、又順耳的話。
但是,保羅說話的態度是「又軟弱、又懼怕、又甚戰兢」、在表達之中看不出有「智慧」、口氣也不「委婉」,而且內容是許多人不愛聽的「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
今天的講台需要反省:因為幾千年來,人基本上沒有什麼改變 — 愛聽的不見得是聖經的重點,最好講的是在幽默中有實用價值的東西:對我的工作、婚姻、子女、健康、和快樂有直接幫助的信息。
在這些壓力下,牧師、傳道人難怪也得屈就,多講一些實用的道。
其實,不論台上、台下都需要反省:難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就與工作、婚姻、子女、健康、和快樂沒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