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2016 星期一 歌羅西書 4:2-6
「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 (西4:5,6)
除了週五晚上的團契、及週日早上的崇拜、和主日學之外,我們大部份的時間是花在教會之外的環境中。
家庭當然是生活中主要的一部份;但在一天清醒的十多小時中,我們絕大部份的時間是與外人(除了家人、教會中的弟兄姊妹)接觸。
在這麼多的接觸機會之中,我們扮的角色是什麼呢?
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受到環境的影響是難以避免的。
但是聖經要我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也就是說:我們的言行要有味道、像用鹽調和一般,是可以去影響身邊的環境、而不是受環境的影響!
這怎麼可能呢?歌羅西書4:5提供了個答案:(1)愛惜光陰、(2)用智慧與外人交往。
外人把光陰花在為自己的前途、福利、及享受的經營上;但我們把時間用在榮神益人的追求及事奉上:外人事事為己;我們愛神愛人。
外人可以鬆懈、享樂一下:我們卻是勤慎小心、愛惜光陰。外人追求時尚:我們卻是常以智慧與人交往。
如果能這樣行的話,我們的生活真的是與眾不同、很有味道的、能吸引人的。
它的結果是:有人會來問我們:「為什麼你就是這麼的和別人不一樣呢?」。這時,我們「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4:6)。
使徒保羅要歌羅西教會為他禱告、求神給他開傳道的門、能以講基督的奧秘(4:2,3)。但是、歌羅西教會的弟兄姊妹們、和我們一樣,有更多的機會傳道呢!
問題在:我愛惜光陰嗎?有智慧與外人交往嗎?言語帶著和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