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2016 星期四 啟示錄 16章
「看哪、我來像賊一樣。那儆醒、看守衣服、免得赤身而行、叫人見他羞恥的、有福了。」 (啟16:9)
年青的時候,我參加過一個「如何欣賞古典音樂」的課程,一方面是好奇、另一方面也因為興趣。
在課堂上,雖然嚐試了盡心去學,對不少的音樂理論、和音樂形式(Form)還只能說是一知半解;但至今還記得幾個簡單的原則。
其中的一個是:注意什麼是重複、一再出現的旋律,因為那可能就是曲調的主題。
另外一個原則是:注意什麼是突然出現的音符,初聽起來、與其他部份不協調、很突顯,那可能就是作者用巧思,要人深思它與主題的關係。因為,它可能就是能正確地解釋主題的關鍵。
啟示錄讀到了16章的七災,實在不容易了解神為什麼要會七位天使帶來這麼多、廣、又深的災難?
然而,我們可以發現「並不悔改將榮耀歸給神」(16:9)、「褻瀆天上的神、並不悔改所行的」(16:11)、「人就褻瀆神」(16:21)是很相似的句子。
可見得這一章的重點很可能就是:在大災難之時,人雖然明明知道這是神對不敬虔的世界之審判;但人不但不悔改、將榮耀歸給神,反而還要硬著頸項褻瀆神。
但面對著不悔改的人們,神就只是坐視旁觀、無動於衷嗎?
不是的!這段經文中有一個很不協調的句子:「看哪、我來像賊一樣。那儆醒的…有福了!」(16:9)–這是主耶穌用過的 (太24:43,44)。
可見得,神在災難中不悔改的人,還是滿有恩慈地等待著人的悔改—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要重複的說「並不悔改所行的」:原來就是叫人看到堅持不悔改的人是何等不合理。
不論在什麼時候,悔改都是有效的、唯一的出路。
欣賞古典音樂的原則可以用在解釋聖經上,實在是件令人歡喜的事。
然而,其中的信息還是最重要的:啟示錄所帶出來的還是福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