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讀經默想 — 馬可福音 1:21-45
11/2/2016 星期三 馬可福音 1:21-45
「天晚日落的時候、有人帶著一切害病的、和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合城的人都聚集在門前。耶穌治好了許多害各樣病的人、又趕出許多鬼、不許鬼說話、因為鬼認識他。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裡禱告。」 (可1:32-35)
記得在我所服務的啟創公司,第一次聽到了老板說:「我昨天就要它完工!」(I want it done by yesterday),非常吃驚,因為今天才交辦的任務,怎麼可能昨天完工呢?
後來才知道這是美國人的笑話。但不可否認的是,當時老板的確是很認真的說,而且也實在是要我們馬上就做完的。
工作的時間長、辛苦、壓力大…對我們這些在硅谷做事的人來說,是每天生活的寫照。
其實不僅是工作忙,除了工作之外,還有家庭的責任、教會的事奉…有做不完的事在等著我們。
即使做善事,好心地想要回應身旁人們的需要,我們都會很容易把自己淹沒在忙碌的裡。
面對著這麼多緊迫、急時的要求,我們無可避免的用瘋狂的速度、直覺的反應去回應。但卻不常有機會去想:這些動作是不是真的有效呢?
能夠在忙碌、荒亂中停下來是一種操練、學習;讓自已退後一步、用不同的角度想一想、看一看、靜下心來禱告、交托。
禱告之後,再看到的環境就不一樣了!然後再決定做事的步驟和方法,這時候,我才更有愛心和耐心,做起來也更能專心。
能夠分辨、看清輕重緩急、了解自已的限制才是使人能更有效、做得更美的方法。
今天,我能夠平靜的來看人們的需要、和大家對我的要求;我才能更有能力、更有效的服事眾人。
即然耶穌要在天未亮的時候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裡禱告;我豈不是更需要安靜、禱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