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Through the Bible 2016 Luke 20

Luke 20 2016讀經默想 — 路加福音 20章

12/24/2016 星期六 路加福音 20章

「到了時候、打發一個僕人到園戶那裡去、叫他們把園中當納的果子交給他,園戶竟打了他、叫他空手回去。」 (路20:10)

在將近一世紀以前,弗洛伊德以「本我、自我、和超我」(Id, ego, and superego) 的互動理論,來解釋人怎麼在自己的行為上做選擇。

雖然,他的理論己經有不少後來的學者加以修正;但確實他是一位開山始祖、奠定了近代心理分析治療的基礎。

心理分析當中很強調的是:人在潛意識當中,有強烈的自我抑制的力量,使他做了一些敵對,及蔑視事實的行動。

心理治療師的責任,就是幫助人找到這些被壓制的原因,讓他回到本我的自由裡。

雖然,這一套的理論和做法,在臨床精神病患中,看到它的果效;但弗洛伊德專注在性幻想、及戀父母情節之上,是有失偏頗的。

這帶來之後的性解放運動,而且使現代人習慣的把一切推罪於原生家庭,是很不幸的。

的確,人是有一種不顧事實、自我抑制的傾向,造成了在行為上不合理的選擇。

然而,這種傾向不只於性的幻想、和不穩定的情緒上。

人最深有意的自我抑制,其實是更深刻的。這就是對神的抗拒!

這種現象,在比弗洛伊德早1900年之前,在路加福音 20章中,主耶穌就用一個婦孺都懂的比喻說明了。

園戶是用主人的地、主人的種子、主人的資源;但他卻不合常理的,三次讓為主人收租的僕人空手而回。不但如此,還打、凌辱收租的僕人!

最過份的是:把主人的愛子也殺了!凡是有一點腦筋的人,都知道這是極不合理的事。

然而,在神與人的關係上,人就是這麼樣的不合理。

人明明是神造的、人的心裡明明有永恒、人的聰明才智、生活際遇明明是神給的;但是人潛在心裡面的、就是不願意承認這些事實。

不但如此,除了對神的事漠不關心以外,人甚至還渺視神、向神抱怨、向神發怒、甚至恨神 — 如此的恨,以致於把神的的愛子也殺了!

這合理嗎?不合理!

這就是人的最大問題:強烈的抑制對神的回應;這就是罪、我們一切問題的來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