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2017 星期四 申命記 32:1-47
「你當追想上古之日、思念歷代之年。問你的父親、他必指示你、問你的長者、他必告訴你。至高者將地業賜給列邦、將世人分開、就照以色列人的數目、立定萬民的疆界。耶和華的分、本是他的百姓.他的產業、本是雅各。」 (申32:7-9)
我們親身目睹了資訊時代的來臨,信息、資料、記錄、甚至大數據…都是垂手可得的。在這快速的資訊傳遞中,現場、最新是比較能吸引人;對歷史、和上古之日的事情有興趣的人不多。
但是資料需要經過分析整理才能成為訊習,訊習需要經過思考判斷才能成為智慧,智慧才能幫助人做正確的選擇。
我們從所接觸的人和事當中,日積月累地建立自己的知識、經驗、和價值體系。這些知識和經驗的累積,幫助我們對現在所遇到的人和事該做的回應—這就是我們的智慧。
所以,我們不但需要珍惜自己過去所存的經歷,還要能夠從別人的經歷、甚至從歷史的教訓,來累積、加增我們的智慧。
智慧是能適切地把存在心裏的知識和經驗,以敏銳、靈活、優雅、而且帶著恩慈地應用在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上。
我們要尋求的不是重新再製造一個相同的經驗,而是如何適切地把知識和經驗應用在我們的今天的生活中。
在別人的經歷什麼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呢?
「至高者將地業賜給列邦、將世人分開…立定萬民的疆界。耶和華的分、本是他的百姓。」就是幫助我們認識神的主權(至高者)、神的揀選(將世人分開)、和神的恩典(耶和華的分)和保護(是他的百姓)。
我們無法記著所有曾經的遭遇。這是神的恩典,使我們可以忘記從前。
但有些事情我們能夠記得,這也是神的恩典。
而且,有些上古之日、歷代之年的事情是可以幫助我們多認識神、得著智慧的,那是我們要追想、思念的。
我是一個只知道很多資訊的人、還是一個智慧的人?
我對上古之日的事有興趣嗎?
我能吸收屬靈前輩對神的認知嗎?
還是樣樣我都要親身經歷?
我能靈活、恩慈地把我記得的事,應用在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上嗎?
我必需靜下心來問自己:「你是智慧人?還是愚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