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2017 星期六 撒上 1:1-2:11
「以利說、你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願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哈拿說、願婢女在你眼前蒙恩.於是婦人走去喫飯、面上再不帶愁容了。」 (撒上1:17,18)
在橫量一個人之前,中國人的習慣是先察一察他的出生世家、再看看他的教育程度,然後才審視一下他的言行談吐、辦事能力。
尤其是在尋找對象時,不論是為了子女找媳婦、半子;或為了自已的婚姻,這幾乎是個通則。
然而,在神的國裡,神卻經常的在人們意想不到的時間、興起人們意想不到的屬靈偉人,來成就祂的旨意。
撒母耳的出生,就是充滿了這種的曲折性。
以利可以說並不是一位理想的先知:他照習慣性的坐在殿旁的坐位上,不但無法察覺哈拿在痛苦中向神呼求,反而指責哈拿醉酒 — 這實在不像一位好牧者。
以利後來向哈拿說的:「你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願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似乎也像習慣性的安慰話;少了一點同理心的感性在其中。
然而,哈拿卻從其中得到極大的安慰及釋放:「願婢女在你眼前蒙恩,於是走去喫飯、面上再不帶愁容了」。
今天,我們的禱告蒙應允、沈重的心得釋放,也不見得必需靠著別人的好靈性、好經驗;而是由於自已心裡真實的景況、從內心發出的呼求。
以利出生好、又是祭司,論家世、學問、談吐、做事能力都是高人一等的。
哈拿生活在一個功能失調家庭當中,一個不懂事丈夫、一個處處與她作對的小二;她是一個在愁苦中的平凡人的寫照。
但神可以藉著一位不稱職的牧者,帶出來一位信心的偉人:哈拿不但是得到了一時的安慰,而且體察神的心意、帶領撒母耳走屬靈的道路。
哈拿的禱告–「我的心因耶和華快樂,我的角因耶和華高舉,我的口向仇敵張開,我因耶和華的救恩歡欣。只有耶和華為聖、除他以外沒有可比的、也沒有磐石像我們的神…」(2:1,2)
這成為歷代研究救恩史的神學家們一個重點。神永恆的旨意怎麼藉著一位平凡的婦人、向世世代代的後人說話?
我有什麼值得自誇的出生、教育、能力嗎?神看重的是我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