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017 星期六 撒上 13:1-23
「撒母耳對掃羅說、你作了糊塗事了、沒有遵守耶和華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華必在以色列中堅立你的王位、直到永遠。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尋著一個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為你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你的。」 (撒上13:13,14)
一個人的成長,不僅是在於身、心、靈各方面均衡的成熟;也可以從他在對人、事、物的判斷及選擇上看得出來。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所要負的責任增多,有時難免踫到一些進退兩難的狀況;我們在時候的決定和選擇,不僅是顯明了深藏在心的價值觀,也是一個人成熟的指標。
身貴為以色列人的第一位君王的掃羅,人們對他在歷史上的印象最深刻的評價:就是他是一位大糊塗人的代表。
糊塗人不是不聰明、伶俐;而是在做決定的緊要關頭中,他做了一個眾人都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的錯誤決定。
其實,當事人並不是不知道輕重是非,而是他的價值觀影響了他做了錯誤的決定。
掃羅在獻祭的事上盲撞的親自動手,他有很多自己的理由、他也很流利的向撒母耳呈訴這些理由;雖然在好人聽的屬靈罩子之下(「恐怕我沒有禱告耶和華」13:12),但他戀王位、怕百姓的心是遠超過敬畏耶和華的。
撒母耳責備掃羅、作了糊塗事;對他的懲罰看起來是非常的嚴厲:「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尋著一個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
然而,事後的發展讓我們看到:掃羅佔戀王位的心越來越重、嚴重的影響到他的判斷力;最後,連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認:「我是糊塗人、大大錯了」(26:21)。
「將事隱祕、乃神的榮耀;將事察清、乃君王的榮耀」(箴25:2),能夠察清事情,做出正確的選擇,不僅是君王的榮耀,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得的榮耀。
什麼是正確的價值觀?怎麼來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豈不在「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箴1:7)」嗎!
知道不難,但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糊塗人呢?
我呢?糊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