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2017 星期五 撒上 28:1-30:17
「婦人對他說、你知道掃羅從國中剪除交鬼的、和行巫術的 你為何陷害我的性命、使我死呢。掃羅向婦人指著耶和華起誓、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你必不因這事受刑。」 (撒上28:9,10)
唐朝時,韓愈反對皇帝迷信佛教,而被貶任潮州刺史之後,寫了一篇「祭鱷魚文」,其中有一句「鱷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聞不知也」。
他藉斥責當地鱷魚為患為名,其實他在其中影射的是當時皇帝的無理固執。後來「冥頑不靈」一辭,就成為愚昧頑固而不通理性的形容詞。
掃羅的沈淪過程,也可以用冥頑不靈來形容。
一位受膏的君王、明明知道不可交鬼(申18:9-11)、自己也曾從國中剪除交鬼的、和行巫術的;現在居然會被一位行巫術的的婦人來指責他的不是(28:9)。
掃羅怎麼會冥頑不靈到這個程度呢?一個沈淪在危急中的人,拉不到繩索,就連浮草也不放過。
撒母耳是掃羅所知最屬靈、最有智慧的人。撒母耳所講過的話,掃羅雖然沒有好好聽、但是後來都應驗了。
現在,非利士人大軍壓境,他在情急中不顧一切,想要聽到撒母耳的話,既使是通靈、交鬼也要試!
掃羅是第一位被膏的君王,他是以色列人中受到最多祝福的:他的外表出眾、他有撒母耳做他個人的屬靈顧問、神給他一個統一的政府來彰顯神的榮耀。
但是,最好的恩賜、機會、和環境都無法經得起長年累月在心中不順服的消磨。
與神脫節久了,也就漸漸的與現實脫節了。
掃羅想要聽到的是從撒母耳來的安慰的話,但是他所聽到的並沒有與從前撒母耳所告訴他的不同:他的日子要結束、神已經從他手裡奪去國權、賜與別人、就是大衛(28:17)。
神對掃羅最後的恩慈,似乎並沒有斷絕:他最後一頓豐盛的晚餐竟是來自這婦人的善意(28:22-25) — 這是多麼大的諷刺!
今天,神給我什麼樣的恩賜、機會、和環境?
我的現實與神給我的機會脫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