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每日讀經 — 撒下 4:1-5:16

7/18/2017 星期二 撒下 4:1-5:16

「以色列眾支派來到希伯崙見大衛、說、我們原是你的骨肉。從前掃羅作我們王的時候、率領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耶和華也曾應許你說、你必牧養我的民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於是以色列的長老都來到希伯崙見大衛王、大衛在希伯崙耶和華面前與他們立約、他們就膏大衛作以色列的王。」 (撒下5:1-3)

堅持、忍耐是個美德,也是中國人所崇尚的操守。

孟子的這一句話:「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後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後作。」,就不知維持了古今多少文人志仕、撐過了他們人生最困難的時刻。

等待的功課不僅是在人生中的事業、愛情、成熟上要學的功課;在屬靈的成長、聖潔的道路、事奉的操練更是必不可缺少的功課。

大衛在少年的時候被先知撒母耳膏為耶和華所揀選的以色列王(撒上16);然而,他要等到30歲的時候才得到猶大人的膏立(2:4,5:4);之後,又過了許久才得到以色列眾長老的膏立(5:3)。

這只是大衛的三次被膏為王的經歷;其實他受膏以後,一路爭戰不停;在希伯崙作了七年半的猶大王之後(5:5),才攻下了耶路撒冷、統一了以色列(5:7)。

對我們這些看慣了公司行號每三個月的季度業績的人來說,大衛這二十多年(十幾歲到37歲) 等待的時間幾乎是無可忍耐的永恆!

其實,在屬靈、事奉的道路也不是如此嗎?一旦重生得救之後、我們迫不急待的想要能完全的聖潔;一旦開始事奉之後、我們迫不急待的想要能被神、被人所肯定。

我曾經聽到一位屬靈長者對剛來到教會服事的傳道人說:「先別急著要把神學院所學到的、自己想要施行的作法、帶到這個教會;在這頭一兩年的時間,你就好好的認識你的弟兄姊妹,多聽、多看,這才能走更長的路。」,這實在是智慧之言。

今天,我有這個耐心和恆心來走這一條長路嗎?不是三、五個月;而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輩子!

我是否應該停下來,檢視一下與神的親密關係;而不是要求自己、或別人的事奉果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