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讀經默想 – 士3-4章

4/5/2015 星期天 士3-4章

「以色列人呼求耶和華的時候、耶和華就為他們興起一位拯救者、就是便雅憫人基拉的兒子以笏、他是左手便利的,以色列人託他送禮物給摩押王伊磯倫。」 (士3:15)

「拯救者」在舊約常是用來形容耶和華的。(詩51:14) 在新約的「救贖主」也是同一個字。

以色列人呼求耶和華、耶和華就為他們興起一位拯救者。這位拯救者的形象該是怎麼樣呢?

小說、電影、歷史上的拯救者常是英俊瀟灑、身強力壯、從小就看得出來是天資過人的「真命天子」。但耶和華所興起的以笏,卻無法被投影到我們所想像的模式。

以笏是左手便利的—在希伯來原文的直接翻譯是右手殘障、或右手被綁著。無論他真的是右手殘癈、或者只是左撇子而己;在當時的社會,用左手的人是被人們所看不起的。

從聖經中多次提到「右腿藏的劍」來看,以笏左右手的分別,可能就是他可以瞞過摩押王伊磯倫、和他僕人們,直接進入了王內室的原因。

以笏出了他們的意料之外,用左手拿右腿所藏的劍刺殺了伊磯倫。(3:16-25)

聖經對以笏的描繪有不少的雙關語。但是他有一種毫無畏懼的勇敢,那是在字裏行間顯示的非常清楚的。

另外,他的能力和智巧強烈地對照了外邦偶像的無能。「鑿石之地」被提到了兩次(3:19,26)。這個吉甲鑿石之地就是外邦偶像的製造、及偶像存在的地方;因為,耶和華的壇是不許用鑿過的石頭(出20:25,申27:6)。

以笏在偶像面前轉回王府(3:19),這表示外邦偶像沒有一點辦法保護他該保護的伊磯倫。因王僕的耽延,以笏及時離開了外邦偶像之地(3:26),也表示了偶像對以笏的行動毫無招架之力。

之後,以笏吹響號角,召集以色列人對抗敵人。以色列人這才開始跟隨他的領導,將敵人完全擊潰。(3:26-29)

我們也常常在等待一位救自己脫離苦楚的人。我們對他的形象也有一定的期盼,也要他先來以他大能的行動來證明他的身份。

今天,
我怎麼來看自己身體上的缺陷?
我的勇敢該放在對什麼事上?
我的勇該建築在什麼基礎上?
我還在等待一位拯救者嗎?

「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乾地.他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 神擊打苦待了。那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賽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