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2017 星期六 歷代志上 17:1-18:17
「自從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直到今日、我未曾住過殿宇、乃從這會幕到那會幕、從這帳幕到那帳幕。凡我同以色列人所走的地方、我何曾向以色列的一個士師、就是我吩咐牧養我民的說、你為何不給我建造香柏木的殿宇呢。」 (代上17:5,6)
人很容易不知不覺的被限制在自己的習慣當中。
孩子小的時候,在游泳池興高釆列的玩「馬可波羅」的遊戲:一個人閉著眼叫馬可,其他的人回應波羅。
當時,我這從來沒見過這種遊戲的「外國人」,很誠心的問他們:為什麼馬可一定要是波羅呢?叫馬可的人多的是,為什麼一定得姓波羅?
當然,除了遭到孩子們一頓數落之外,我並沒有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同樣的,對於猶太人來說,聖殿就是神的住處、是神與猶太人同在的明證,聖殿的神聖是無可懷疑的。
因此,當司提反講到「大衛在神面前蒙恩、祈求為雅各的神預備居所。卻是所羅門為神造成殿宇。其實至高者並不住人手所造的」(徒7:46-48)的時候,猶太人就受不了,拿著石頭把司提反當場打死。
歷代志上17章可以說是整本歷代志上、下的中心。其內容就是神對大衛想建聖殿心意的回應(17:1-15)、和大衛感恩的禱告(17:16-27)。
然而,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在一個字「屋子」的三個不同的含意。
同一個字house (英文在此同希伯來文一樣,用同一個字) 在17:1的中文翻成「宮中」;但在17:3-6,同樣的house中文翻成「殿宇」。最後,神對大衛建聖殿心意的回應,中文以「家室」代表house。
大衛由自己的house(皇宮)想到了神的house(殿宇、聖殿)。
神雖然不許他為神造聖殿,但卻以保障大衛的家室長久坐在王位上(house,大衛的王朝、大衛的國17:11,12)為回應;這是人和神之間多麼美麗和諧的交流。
「我未曾住過殿宇、我何曾向你說何不給我建造殿宇呢?」這是神給大衛的問題,正是要提醒他,至高者並不住人手所造的殿宇。
神不會讓人手所造的物品限制著的。可惜的是,當猶太人把聖殿形像化、習慣化了以後,就陷入只要聖殿、不要神的錯誤當中了!
今天,在屬靈上,什麼是我己經習慣的人、事、和物?
是誰代替了我對神自己的渴慕?名牧師?長老?或是屬靈偉人?
是什麼事代替了我對神自己的渴慕?主日崇拜?團契?主日學?
是什麼物代替了我對神自己的渴慕?教會的建築物?還是聖地的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