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上 21:1-22:18

9/25/2017 星期一 歷代志上 21:1-22:18

「大衛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獻燔祭和平安祭、求告耶和華。 耶和華就應允他、使火從天降在燔祭壇上… 只是大衛不敢前去求問神,因為懼怕耶和華使者的刀。大衛說、這就是耶和華神的殿、為以色列人獻燔祭的壇。」 (代上21:24,25)

神的殿是代表神和人相遇的地方,那麼,神的殿最好是建在那個地方呢?什麼地方可以代表神和人的相遇呢?這是一個令人遐思的問題。所以,每一個文化、每一個宗教都有不同的做法。

就拿中國人來說,北京天壇建築宏偉。在地點的選擇上,天壇與故宮不遠;似乎是為皇帝的方便,而且在故宮的南面、似乎是希望上天不會干擾皇帝的統治。

所以,祭天只是皇帝的事;上天也最好不要太過於參與皇帝的日常生活。

對聖殿在耶路撒冷的地點選擇,聖經在歷代志上21章有詳細的記載。

在21章中,首先大衛數點以色列人數,大大的得罪了耶和華(21:8)。人口普查在今天是很正常的事,但大衛數點可以拿刀的人(21:5)基本是計算國家的武力。

猶大國不是一個常備職業軍隊的國家,國王不是決定參與戰爭惟一的決定者;耶和華才是他們的元帥。所以,大衛這個舉動是犯了大罪(21:7)。

在神降瘟疫的急迫情況中,大衛用重金買下了阿珥楠的禾場(21:25)、在那裏獻燔祭、耶和華也從天上降火下來、停止了瘟疫,表示祂了悅納(21:26)。

這個禾場後來就成為聖殿的建築地點(21:31)。

所以,聖殿地點的含意是什麼呢?

(1) 神與人會面的地方、
(2) 神悅納人獻祭的地方、
(3) 人帶著痛悔的心,求神饒恕的地方、
(4) 不惜花重價的準備,求神施恩典的地方、
(5) 使人想起人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的地方。

今天,我固然靠著主耶穌的寶血,可以袒然無懼的來到神施恩寶座面前。

但是,大衛選擇聖殿的地點,是不是也提醒了我:在主的面前,不可以輕看了神的公義。

今天,我常在主的面前為自己的罪悔改、求神饒恕嗎?

我有「不用他人的物獻給耶和華、也不用白得之物獻為燔祭(21:24)」的心態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