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每日讀經 — 歷代志下 19:1-20:19

10/11/2017 星期三 歷代志下 19:1-20:19

「又在猶大國中遍地的堅固城裡、設立審判官、對他們說、你們辦事應當謹慎,因為你們判斷不是為人、乃是為耶和華,判斷的時候、他必與你們同在。現在你們應當敬畏耶和華,謹慎辦事,因為耶和華我們的神沒有不義、不偏待人、也不受賄賂。」 (代下19:5-7)

古書上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是說水能載船、也能使船翻。這引申比喻百姓與君主的關係:百姓可以擁戴君王,也可以將其推翻。

的確,如果一國之君要想安於其位,一定要心中存有百姓,真正解決百姓需要解決的問題;否則危機日增,自己也將處於危亡的境地。

「不患寡、而患不均」:百姓首要解決的是公平的問題。所以,猶大王約沙法在信仰、行政的改革時,不但在各城設立審判官、還特別要求這些審判官要謹慎的判斷。

中國古書也有相似的提醒、但它是根源於維持政權的穩固、怕老百姓造反;聖經的原則卻不是為了討好人,而是基於對耶和華的敬畏。

作判斷時不是為人、乃是為耶和華。也就是說:審判官的判斷不是看他本人的傾向、也不是代表他國家的法統,而是代表耶和華、將神的公平和公義彰顯在他的判斷上。

所以,這裡強調的不止於國家、社會的公義;更是神的公義。

近年來中國的反腐作風受到社會大眾的支持、由此可見社會的公義的重要性;但每一個人對義的尺度和觀點都不相同,如果沒有神的公義做標準,過如不及、猶恐失之的擔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在這一片對公義的期待和要求之時,基督徒卻不可忘記我們對神的期待是什麼?

神的祝福是大家都想要的,但同時卻很不願意去面對神的公義;甚至,我們下意識的照著自己所認為的敬虔,期待著神給我們當得的恩典。

這種好心有好報、積陰德換陽富的心態,基本上就是屬靈上的交易。

然而,我們真的信神沒有不義、不偏待人嗎?

以敬虔事奉來換取神的祝福,也否不是在賄賂神嗎?

神是位不受賄賂的神,我們沒有任何的立足之地來與神討價還價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