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讀經默想 – 撒上11-13章

4/20/2015 星期一 撒上11-13章

「耶和華既喜悅選你們作他的子民、就必因他的大名不撇棄你們。至於我、斷不停止為你們禱告、以致得罪耶和華.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們。只要你們敬畏耶和華、誠誠實實的盡心事奉他、想念他向你們所行的事何等大。」 (撒上12:22-24)

「知其不可而為之」是一個看城門的人對孔子的評語。

一個人明知自己所做的、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是不可能看到結果,但他還是一絲不苟地堅持做下去、為自己的理想獻身。這人要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不然就是他看到了平常人看不到的結局。

撒母耳就是一位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人。

他曾經把以色列從灰暗的士師時代帶出來(7:2-17)。他警告以色列人立王的危險、但他們不聽(8:6-22) 。他勉強地替他們膏了掃羅(10:1-24) ,但百姓仍不能理解他們不能只靠看得見的王、而離開了神(12:6-12)。直到撒母耳年老髮白的時候,求了個在不該打雷降雨的時節中打雷降雨,百姓才承認他們犯了大罪(12:17-19)。

「至於我、斷不停止為你們禱告、以致得罪耶和華」(12:23)。這是年老的撒母耳回答他們的話,他立志要為百姓所做的事奉。

為什麼呢?因為他知道他苦口婆心的勸告「只要你們敬畏耶和華、誠誠實實的盡心事奉他、想念他向你們所行的事何等大」(12:24),不見得在百姓身上能有果效。他就把百姓得罪耶和華的事、放在自己的身上。

我的事奉態度又如何呢?上一次為了事奉生悶氣是什麼時候?當我的好心被拒絕的時候,憂鬱的情緒要持續多久?過了多少時候我才能為冒犯我的人禱告?求饒恕?

在基督的恩典中,無論什麼過犯都有悔改、更正的機會。如果人可能很快的傷害我們的話,讓我們更快地為冒犯我的人禱告、讓我們更主動地為他指教善道、和正路。

我們並不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人,因為我們有新的生命、復活的盼望。我們可以在聖靈裏,以基督復活的生命來看那別人看不到的結局—他必興旺、我必衰微。

我的事奉是那一類的事奉呢?

—至於我、斷不停止為你們禱告!求主賜給我這樣的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