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015 星期天 撒下5-7章
「到了拿艮的禾場、因為牛失前蹄、烏撒就伸手扶住神的約櫃。神耶和華向烏撒發怒、因這錯誤擊殺他、他就死在神的約櫃旁…大衛穿著細麻布的以弗得、在耶和華面前極力跳舞…掃羅的女兒米甲、從窗戶裡觀看、見大衛王在耶和華面前踴躍跳舞、心裡就輕視他。」 (撒下5:6,7,14,16)
近年來,許多教會對於主日敬拜的形式、詩歌的選擇有不同意見及作法。
雖然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年齡層,難免有不同的喜好;但不可否認的是:詩歌的確是敬拜一個重要的部份。所以,在讀聖經時,遇到了有關敬拜的記載,會引起我們特別的注意。
撒母耳記下第六章講的是約櫃進入大衛城的經過,但我們也可以由一個敬拜的角度來思考其中的精意。
許多人對烏撒為了伸手扶約櫃、立刻招耶和華擊殺而不解(6:6,7),神為什麼這麼嚴厲呢?
烏撒是服事神、帶領百姓敬拜的祭司,他是知道如何地處理約櫃的運輸(用人抬、不是用牛車運)、也知道該如何地敬拜神(6:5)。但是,他習慣了祭司的事奉,只要在檯面上達到了事奉的效果,過程不是很重要的。必竟,從亞比拿達的家到大衛城是有一段距離的。他因走捷徑、遭到最重的處罰。
米甲從窗戶冷眼旁觀大衛和以色利全家在約櫃前的敬拜(6:16),她不齒大衛在臣僕前的失儀(6:20)。在整個過程中,她是一個旁觀者、一個評論員、而不是一個敬拜者。她雖然沒有失去了性命,但沒有生養兒女顯然是神給她的懲罰(6:23)。
大衛帶領著以色利全家在神的約櫃前盡情、極力的歡呼、吹角、跳舞(6:14,15);他是在耶和華面前更加卑微、自己看為輕賤(6:22),但在真正敬拜者的中間,他得到的是尊敬(6:22b)。
整個的過程中,一位迦特人(外邦人)俄別以東,反因接待約櫃得到了耶和華的賜福(6:11)。可見得神是神一位滿有恩典的神,牠在的地方、就是蒙褔之地。
今天,我是敬拜的參與者、還是旁觀者?
求神來釋放我的身、心、靈,使我能盡情地敬拜你!
求神幫助我做一個在人前、人後都是盡心盡意的敬拜者!
求神來止住我的口,不要做一個敬拜的批評者!
求神來悅納我的敬拜、賜福給敬拜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