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018 星期六 以賽亞 50:1-51:23
「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 (賽50:4)
從剛信主開始,我們就被教導要每天讀經禱告。遇到了難處時,我們還是被教導要讀經禱告,來等候神、尋求神的旨意。
難怪有時候教會的牧者們被調侃:他們是除了叫人讀經禱告之外, 其他什麼事都不會做的人!
然而,讀經禱告的確是人和神雙向溝通的管道。我們的信仰是一種關係式的信仰,基於我們和神的關係。
關係是需要花時間相處、常常要面對面與對方藉聽和講,來增加彼此的認識、支取生活的力量、和享受彼此的同在。
聖經就是神對我講的話,我要有一個聆聽的耳朵、使我能聽到神藉著聖經對我說的話。所以,我每天都要讀經。
禱告是我對神講的話,神不會只期待我一直只做一個被動的聆聽者。 因為溝通是雙向的,只聽不說,就和只說不聽一樣,都不是健全關係的現象。所以,我要常常禱告。
好學生一定會問問題:我問的問題把我的尋求、我的渴慕、我的敞開、我的疑惑帶了出來。我如果想真正學到一點東西的話,一定會問問題。
所以,神不但願意藉著聖經對我講話,祂更喜歡我把我的問題、害怕、疑慮、痛苦說給祂聽。
「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我就是那受教者,所以我要被提醒,使我有受教者的耳朵能聽。
我就是那受教者,所以我要被提醒,使我有受教者的心能想。
我要思考,知道自己還有不足不懂的地方,要問。
我也是可以幫助別人的人—如果我要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 我就要有受教者的舌頭。
這舌頭不只是會講給別人聽的,在能夠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之前,受教者的舌頭是先到神的恩典寶座前求的。
讀經和禱告是每早晨神賜給我的嗎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