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2018 星期日 — 但以理書 3:1-30
「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阿、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阿、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但2:17,18)
在一件事情的選擇上,我們以信心做決定,並期盼著有理想的結果;世上在其他做決定的過程中、也是期盼著有理想的結果。
然而,世界的方法是在利益、和得失上的權衡考量:我放了多少的投資,希望的就是有比我投資有更多的回報;俗語說,賠本的生意沒人做,就是這個交易的原則。
可惜的是,還是有人把信仰當成交易,不論是信耶穌、或燒香拜佛的原因都是同樣的:我之所以把時間、精力、金錢擺在宗教信仰的原因是求神保守、賜福;所以,我在宗教信仰上的投資越多,我在神保守、賜福上的期盼越大。
難怪苦難不論對初信者、或是熟練聖經道理的老基督徒、都是一項相當不容易的考驗:初信者像靈裡剛出生的嬰兒,他們的困難是不難理解的;但既使對老基督徒來說,我們的心理也難免有這個疑問:我多年這些敬虔的擺上,難道是枉然嗎?
但以理的三位屬靈夥伴: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就遇見了相當大的苦難。這個拜尼布甲尼撒王金像的命令,在表面上是不難遵守的;如果照著看精意內心,而不在乎儀文外表的話,神是不是也可體諒他們的窘境呢?
然而,雖然在生命交關的時刻,他們選擇了違抗王命;他們並不是盲目的選擇殉道,而是有得救的信心:「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
但難能可貴的是:「即或不然、王阿、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這裡的「即或不然」,與前面的「即便如此」遙遙相對,正是信心的最好寫照。
「即便如此」是我們在困難中堅守信仰的宣告,「即或不然」是我們在堅守信仰中對所做決定的背書。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11:1),信仰不是投資買賣、而是人生觀、價值觀的基本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