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每日讀經 — 約珥書 3:1-21

9/8/2018 星期六 — 約珥書 3:1-21

「耶和華必從錫安吼叫、從耶路撒冷發聲,天地就震動,耶和華卻要作他百姓的避難所、作以色列人的保障…到那日、大山要滴甜酒、小山要流奶子、猶大溪河、都有水流,必有泉源從耶和華的殿中流出來、滋潤什亭谷…但猶大必存到永遠,耶路撒冷必存到萬代。」 (珥3:16,18,20)

我想對1960,70年代在台灣長大的青少年而言,對這首由黃自譜曲的熱血歌:「熱血滔滔,熱血滔滔,像江裡的浪,像海裡的潮,常在我心頭翻攪…」的印象、可能與同時期國內青年對「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這義勇軍進行曲的反應相似吧!

同樣的,約珥書原本只是一本在舊約裡短短三章的小先知書,但它為什麼成為拉比及猶太人最喜歡的書卷之一呢?

這可能是猶太人數千人沒有自己的國家,在做為長久被人欺壓的亡國奴時,「耶和華必從錫安吼叫、從耶路撒冷發聲,天地就震動,耶和華卻要作他百姓的避難所、作以色列人的保障…」那給猶太人帶來的盼望與安慰該是多麼大的啊!

另一方面,基督徒對約珥書也有比一般小先知書一的印象:除了昨天的「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老年人要作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2:28,29)之外,緊接著的「在天上地下、我要顯出奇事、有血、有火、有煙柱。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2:30,31) 也同時在新約使徒行傳第二章中被彼得所引用。

正是因為彼得所引用約珥書這一段話,我們很容易的就落入了隔岸觀火的心態了;因為這些在舊約的經文、不是已經在五旬節的聖靈充滿時被應驗了嗎?

所以,雖然約珥在當時講的是將來的事,在對今天的我們來說,已是過去的事了,不會有太大的關係了!何況「有血、有火、有煙柱,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是多麼怕人的現象啊!我們情願要「大山要滴甜酒、小山要流奶子、猶大
溪河、都有水流,必有泉源從耶和華的殿中流出來、滋潤什亭谷」的應許在我們的身上。

然而,我們仔細比較約珥書和使徒行傳,就不得不承認彼得在使徒行傳第二章中、不是在說約珥書2:28,29已經完全應驗了,而是五旬節當時的聖靈充滿、是有聖經根據的。

「大山要滴甜酒、小山要流奶子…」的應驗、該是在「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的審判之後;這才該是一個通用的原則。

所以,我們也當和約珥當時的百姓一樣,要聽先知的警告、要檢討自己的光景;就像那熱血滔滔在心頭翻攪的青年、和不願做奴隸要起來的人們,期待著「猶大必存到永遠,耶路撒冷必存到萬代」的來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