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2018 星期六 馬太福音13: 31-58
「耶穌說、這一切的話你們都明白了麼,他們說、我們明白了、他說。凡文士受教作天國的門徒、就像一個家主、從他庫裡拿出新舊的東西來。」 (馬太福音13:51,52)
來美留學的前兩年,不論在語言、和生活習慣上都有很多需要調整、適應的;因此我謙卑下來,兢兢業業的學習、而且拿到了一個好成績。
後來轉入一所非常知名的大學攻博,第一堂課就是由那位寫科教課書的名教授親自教的。
只見這位教授上課、什麼都不帶,拿起粉筆來、就在黑板上寫了一個簡單的公式;用很輕鬆愉快的方式解釋了那公式的道理,再用教課書中的幾個作業題目做例子、示範給我們看。然後勾了幾個其他的作業題為功課,就結束了一堂春風化雨的課程。
仗著我從碩士班建立的信心,回家做完第一題後,對自己非常滿意:比著葫蘆劃瓢、一下就解出來了。
不料,後來越做題越不對勁,竟然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寫了好幾張的作業紙,還無法完成那幾題作業!
讀馬太福音十三章主耶穌對天國的比喻、就有相同的感覺:第一個撒種的比喻雖然最長,但是有主耶穌親自的解釋,讓我們看了不但清楚明白,還可以用欣賞的角度來回味一下 — 這個比喻真是絕妙無比、太棒了!
當時的門徒聽到了主說:「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13:11),他們想必也為自己的特殊待遇而高興。
接著裨子的比喻(13:24-30),就好像作業的第一題,似乎也不難懂、因為主己經把標準答案說出來了(13:36-43)。
然而,其他幾個非常簡潔的比喻(芥菜種、麵酵、藏寶、尋珠、和撒網) 到底該怎麼解釋呢?主耶穌沒說,這也是歷代許多解經書在此大作文章的原因。
可是,當主耶穌問門徒說:「這一切的話你們都明白了麼?」,他們都說:「我們明白了!」;真不知他們是真懂呢?還是像我當年一樣,實際上是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的假懂。
但無論如何,主耶穌對我們的勸勉是:「受教作天國的門徒、就像一個家主、從他庫裡拿出新舊的東西來」。
新的,是我們每天從讀經默想中得到的新體驗、及新應用;舊的,是聖經裡不變的真理和原則。
當我們屬靈越有經歷、生命越來越長大,就更容易熟練仁義的道理,既能夠拿出新的東西來幫助身邊的弟兄弟姊妹,但又不違反舊的聖經原則。
這就像那位教授堂春風化雨的課程一樣,在他的手裡、一切都成為那麼流暢,即簡單、又美麗。
今天,我們就是那「文士受教作天國的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