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讀經默想 – 代上3-5章

6/5/2015 星期五 代上3-5章

「大衛在希伯崙所生的兒子記在下面…猶大的兒子是法勒斯、希斯崙、迦米、戶珥、朔巴…」 (代上3:1,4:1)

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大數據」的處理是一門非常重要的題目,我們教會中有不少的弟兄姊妹就是在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大數據的處理中,有一種格式叫做「朋友圈子」(circle of friends, or circle of influence)。它就是把成千上萬資料中彼此的關係,切割成只有一個層次的從屬關係。

這種朋友圈子的格式,大大簡化了資料處理的複雜性。linkedin、和臉書都是基於這種方式處理數據的公司。

同樣的,在家譜的結構上,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只有一代關係的記錄。一代交待清楚了以後,再依序詳明另一代的關係。如此,不但是紀載上條理分明,後代要查的時候,也容易一層又一層地找到橫跨數代的線性關係。

可是,我們注意到歷代志的家譜卻不是如此。從第二章雅各的家譜開始,先記載了猶大的兒子,之後專注在其中的一支,到大衛的眾子(3:1-9)、所羅門的眾子(3:10)、一直到被擄後的數代之後(3:17-24)。然後,再回頭來看猶大其他的子孫們(4:1-23)。

為什麼?聖經不是單純的數據庫,是不是這個家譜有它特別針對的對象(昨天的默想)?對於這些對象來說,這個家譜有它特別的意義?

就像司提反的講道一樣(徙7:2-50),神的救恩是從對一人的揀選開始、其次到一個家族的揀選、然後到一個民族的揀選、再到一個國家的揀選、最後以至於全人類的救贖、神國的成全。

在這救恩成全的路程中,並不是只有第一層的關係而己,每一個層和層之間都是個不可缺少的環節。而我們基督徒每一個人都是其中的一個環節。

今天,我在神國家譜中的那一個環節?
我這個環節的作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