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019 星期六 馬可福音31-37
「眾人分外希奇、說、他所作的事都好、他連聾子也叫他們聽見、啞吧也叫他們說話。」 (馬可福音 7:37)
一個人的個性、氣質,不僅決定在他天生的性向、也與他生長的環境很有關係。
然而,當一個人性向、環境都被決定了以後,他的個性、和氣質並不是改變不了的。
心理學家對人類行為的研究、分析做得非常仔細;這對我們了解自己和別人的行為很有幫助。
但是,如果只是停在分析、了解的層面上,不見得對問題的解決有什麼實質的幫助;反而使人容易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
就如生長環境對人的影響: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原生家庭」是塑造一個人個性的重要因素。
這是個已經被證實的論點。但是,專家們並沒有提出一個有效的方法、教我們如何從原生家庭的桎梏中走出來。
所以,人就依著自己的罪性,名正言順的把很多問題歸咎於原生家庭。
然而,聖經給我們了一條出路:那就是遇見耶穌。
不可否認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困難的日子常在眼前。它攪擾我們、使我們憂慮;在我們的生命中留下一個深厚的傷痕、長久不能消去。
有些是我們自己的錯,但是也有很多的是我們外在的環境、甚至是別人有意的傷害。
我們可以怪罪於環境、指向別人、甚至自怨自責;但都解決不了問題。
只當有一天我們可以謙卑的來到耶穌的面前,承認自己的軟弱、甚至為自己所遇到的困難來感謝神;我們才有被治癒的希望。
因為,耶穌「他所作的事都好」(7:37);這是當日旁觀者的結論。
困難驅使我們抱怨,抱怨使我們懷疑神的愛;只有當認清了生命的本質後,我們才能不懼怕地正面去迎接難處;從當中學到順服和信靠的智慧。
耶穌在猶太人中醫好了聾子、啞吧(7:31-36);祂也不拒絕外邦婦人的懇求(7:24-30);祂所作的事都好。
今天,我們可以不必去追究原生家庭、也可以跨過現在的困境;重要的是要來到耶穌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