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2015 星期一 詩135-138章
「耶路撒冷阿、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我若不記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 (詩137:5,6)
我們在一個以經濟掛帥、以享樂為要的時代。所以,對基督徒來說,我們的生活大半是在一個外邦人的環境中。
有的時候,我們要為堅持自己信仰受到嘲笑、吃到苦頭,因為聖經上的原則常與世界的觀念有衝突,基督徒常被別人認為是食古不化、不合時宜的人。
在遭逼迫的時候,可以逆來順受、而不失信心的本質嗎?
詩人的答案是:這有可能的。他在被擄的路上、遭逼迫,把讚美神的詩歌當成敵人嘲笑作樂的遊戲,他的心是何等的傷痛。
詩人把他的傷感向神述說(137:1-3)、把他的誓言呈在神之前(137:4-6)、把他的報復放在神的主權之下(137:6-9)。
追想(137:1)、忘記(137:5)、不記念(137:6)、記念(37:7)是人和神感情和心志的交錯。
在事業、錢財、環境的壓迫下,我對信仰的堅持要到什麼程度呢?
詩人願意把自己最擅長的(也許是他的職業)放棄下來、來交換放棄(或不記念)自己信仰的可能性。
今天,我堅持的是什麼呢?我對因信仰而遭患難的態度和作法又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