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2015 星期五 耶14-16章
「耶和華阿、你是知道的.求你記念我、眷顧我、向逼迫我的人為我報仇.不要向他們忍怒取我的命.要知道我為你的緣故、受了凌辱。耶和華萬軍之神阿、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喫了.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因我是稱為你名下的人。我沒有坐在宴樂人的會中、也沒有歡樂,我因你的感動、獨自靜坐,因你使我滿心憤恨。」 (耶15:15-17)
文字是最能把人的內心深處細膩的表現出來的工具。連戲劇、電影都很難與文字在這方面一比高低。
許多先讀過原著的人都有這個經驗:當這個著作搬上銀幕之候,電影版通常是讓人失望的。
感謝主!藉著聖經的人物刻劃,先知耶利米就屬於我們能最深入、最細膩地了解的人物之一。
我們對耶利米的了解是藉著許多他與神的對話而來。這些對話不但是描述了他與神的溝通,也多少代表了我們自己與在神面前的經歷。
耶利米在事奉上的受挫,是值得同情的。但是,他除了神之外,沒有可以傾述的對象。
所以,他向神報怨:都是因為你 –「求你記念我、眷顧我、向逼迫我的人為我報仇.不要向他們忍怒取我的命,要知道我為你的緣故、受了凌辱。」(15:15)
然而,先知心平氣和的想起來,他喜樂的根源豈不一直是神的話嗎?「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喫了,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15:16)
可是,這些快樂在人群中卻消失了– 「我沒有坐在宴樂人的會中、也沒有歡樂,我因你的感動、獨自靜坐。」(15:17)
這是先知在告訴神說:我並不是個不知歡樂(no fun?)的人;但是,你的話(感動)讓我沒辦法參加宴樂(potluck, party?),害我一個人獨自靜坐。
「因你使我滿心憤恨」– 先知滿心的憤恨是因你(神)而來的。是恨百姓不接受他的信息嗎?恨百姓不接受他的本人嗎?還是恨神讓他受這些苦?聖經沒有說。
從報怨、到歡喜快樂、再到滿心憤恨…心情上有多麼大的變化!
然而,神沒有責怪先知的抱怨,反而頻頻賜下安慰的言語:「我與你同在、要拯救你、搭救你,這是耶和華說的。我必搭救你脫離惡人的手、救贖你脫離強暴人的手」(15:20b,21)
今天,了解了耶利米也是位有血有肉,有情緒、需要被安慰的人 – 這給了我多大的鼓勵!
了解了耶和華的長久忍耐、無盡的恩慈 – 這給了我多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