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2015 星期二 俄
「你兄弟遭難的日子、你不當瞪眼看著、猶大人被滅的日子、你不當因此歡樂。他們遭難的日子、你不當說狂傲的話…耶和華降罰的日子臨近萬國。你怎樣行、他也必照樣向你行.你的報應必歸到你頭上。」 (俄12,15)
在甲午之戰大敗了之後,日本人在和談會議中,與清朝的代表李鴻章談到了割讓台灣的條件。
消息傳來,翁同和等力陳不可:「台灣失,唯恐天人人心失」。然而,慈禧和李鴻章卻把台灣當成政治上的一個籌碼,在賣國的馬關條約上簽了字。光緒皇帝之後說:「割台失天下人心、余無面目立於世矣!」
在120年之後的今天,海峽兩岸的中國人仍然在背負這沈重的歷史包袱。
以東與猶太也是同出一源,早在創世紀32章,就提到了以掃是以東的始祖;而雅各(又名以色列)是猶太的始祖。
但是,在主前586年秋天,耶路撒冷被巴比倫大軍攻破。聖殿被拆毀時(王下25章),以東站在旁邊、一點反應也沒有(俄12)。
不僅如此,以東還因此歡樂、說狂傲的話,並且隱藏了猶太的國寶(俄6)。
因此,耶和華親自要與以東爭戰(俄1,15)。雅各家(以色列)必得原有的產業(俄17),而以掃家(以東)必無餘剩(俄18)。
今天,我們知道以色列在亡國二千五百多年之後復國了;而以東只剩下考古學家在癈墟之中找到的一些碎片。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2:4)、「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加6:2)。
在小處上,照顧教會中弟兄姊姊的需要是必然的事。
在大處上,我們也要擔當普世教會的重擔。
尤其是猶太人的福音工作、更是要留心的。耶和華一直還都沒有放棄、何況是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