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讀經默想 — 約16:1-11

1/24/2016 星期日 約翰福音 16:1-11

「他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為義、是因我往父那裡去、你們就不再見我;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 (約16:8-11)

從前,小學生最喜歡玩的一個遊戲是「秘密俱樂部」。

凡是屬於這個俱樂部的人,都可享受比一般人好的待遇:玩具可以公用、零食可以分享。但最令旁人羨慕的是,他們可以用密語溝通、講一些別人聽不懂的話。

其他的孩子們當然也想加入,但除非知道他們的密碼,還是只有望洋興嘆的分了。

基督徒所加入的當然不是一個秘密俱樂部。但對一些剛剛接觸福音的慕道朋友們來說,基督徒所講的、所想的,的確是讓人聽不懂、想不通!

然而,要真正能聽懂基督徒的話、了解聖經所講的也不難。因為,這沒有一個暗藏的密碼。其實,世上所有人都可以很容易的進入那聽懂的地步。

這其中的鎖鑰就是聖靈。聖靈在世人身上所做的工作就是:「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為罪、是因他們不信耶穌」。罪有很多種,大罪、小罪,不能勝數。然而,聖靈來了使世人知道:不信耶穌為他而來、為他而死、又為他而復活,這就是他最大的罪了!

「為義、是因耶穌往天父那裡去、來就不再見到耶穌了」。因為耶穌是世上唯一的義人,他是義的代表;但是他因不信耶穌的緣故,就因他的不信、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於是,耶穌的上十字架,也有他罪的一份原因。

「為審判、是因這世界的王受了審判」。他原來還以為是世界的王審判了耶穌,如今,因為他對罪、對義的了解,才知道原來不是世界的王審判耶穌,而是耶穌的義要來審判這世界上不義的王!

怎麼會有這麼大、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呢?因為聖靈來到了他的心中。

這個他,就是我。

那一天,我不知道為了什麼的緣故,在查經之後自己責備自己。

突然,我的許多疑問都迎刃而解,我的心裡有說不出的平安。後來,才知道那是聖靈的工作。

主!我感謝你!因為我已不需要再做一個局外人、不再望洋興嘆;聖靈引導我明白了一切的真理!

2016讀經默想 — 約15章

1/23/2016 星期六 約翰福音 15章

「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叫你們的果子常存,使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甚麼、他就賜給你們。」 (約15:16)

對於世人來說,人生就是一連串可能的機會、和自我的選擇所塑造的。雖然機會的來和去,不是我能控制的;但至少對這些機會的取捨,是完全由我決定的。

在這些的決定當中,我也的確不知道是不是做了最好的選擇。所以,中國人喜歡講緣份。人和事的發展和結局,都是一份緣。

這種看法,不能讓人客觀的來審視環境中的機會;也使人解脫了自己在選擇上所應該要負的責任,這並不是可以讓智慧人心悅誠服地接納的。

福音的觀念卻不是如此。基督徒的好消息不是我們找到了神、而是神找到了我們。

在我開始尋找神之前,神己經在那裡了。祂為了我預備了環境、安排了機會,讓我遇見祂、認識祂、信靠祂、以致於我今天能夠敬拜祂。

道成肉身的基督有形有體的進到了我們的世界,打開了無限美好的可能性。祂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一個完全的生活、一個豐盛的生命。

基督在十架上所受的苦,也讓我知道:當我在痛苦中掙扎的時候,祂不但能了解我所經歷的,在那時候,祂更是與我親近到一同的受苦。

因為,祂在痛苦中進入我的掙扎、祂在痛苦中背負了我的罪惡、祂也在十架上把公義和慈愛聯繫起來,使我在罪中被釋放出來。

這整個的過程,不是我的設計、我也沒有什麼選擇。我最多能做的,只是存著感恩的心接受。

主耶穌,如果不是你自己來,我沒有辦法到你那裡去。如果不是你先來找到我,我沒有辦法與你有這麼親密的生命關係!

2016讀經默想 — 約14章

1/22/2016 星期五 約翰福音 14章

「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 (約14:26)

人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非常的崇尚自由。

然而,許多時候,我們卻情願有一套外來的制式、規則來做生活上的標準。這可能就是以色列百姓求摩西向他們說話 — 而且答應會聽摩西的話,但怕神的接近(出20:19) — 的內在原因。

同樣的,今天也有許多人在做決定的時候,要找別人的認可、環境的印證。有時候猶豫不決得到,似乎要他人為自己做決定的地步!

但是,我們都知道,自己的生活最終還是要自己負責;自己的生命最後還是得在自己的成長。

誰能幫我呢?感謝神,祂差遣聖靈住在認識祂的人心中。

聖靈將一切的事、指教我、並且要叫我想起耶穌對我所說的一切話。這時,我才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對於整個基督徒的群體—教會,也是如此。

基督的教會在歷世以來,可以算是一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組織。它遠超過、大於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最成功的公司。

許多社會學家、企業管理學者,都曾想分析、研究教會所以能這麼樣成長的原因。

但是,他們看不到一個固定的組織、結構;找不到一個滿有魅力的帶領者。

教會跟著當地文化、社會、經濟…各種不同的情況千變萬化,沒有一定的結構組織。

然而,所有的教會有同樣的信仰、愛同一位的主耶穌、同感於一位聖靈。

所有的信徙都被同一位聖靈帶領,這就在多樣教會的外觀中有合一的內涵。我們合一而不是劃一。

在合一的過程中可能有時產生了張力,但聖靈使我們總是在合協中安定下來。

基督身體的成型就是在於每一位聖徒都是順從聖靈的帶領。

感謝神!聖靈的內住不但使我能想起耶穌所說的一切話,使我得自由、不再依賴著別人。

更可貴的是:祂使我能過一個團契生活、讓我經歷了肢體內合一的美善、在教會這個屬靈的大家庭茁壯、成長!

2016讀經默想 –約13章

1/21/2016 星期四 約翰福音 13章

「逾越節以前、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 (約13:1,34,35)

愛是永不止息(林前13:8),持久的愛是大家都盼望;那超越了生死隔離的愛、更是人所羨慕的。

記得近四十年前,在登機來美留學的那一刻,父親把我叫到一旁,囑咐了三件事。其中第一件就是:不要忘記你是中國人!

這是我一生不敢忘記的叮嚀。因為,那時候的機票昂貴,父親當時的心是準備著:他再也不會見到這個兒子了。

那倒底什麼是「不要忘記你是中國人」呢?與台獨保持距離?不入美國籍?發揚中華文化?… 我存著敬愛父親的心,雖然一直徬徨不解,但仍然設法努力的照著我想的去做。

直到七年之後再見到父親時,談起這事,才曉得他原來的意思是:不要娶個美國媳婦!

「耶穌知道自己離世歸父的時候到了。他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13:1),耶穌在類似的情況下,也與他所愛的門徒有些叮嚀。

那什麼叫「愛到底」呢?這就是之後所記載的為門徒洗腳的這件事。

事後,耶穌自己很清楚的解釋為門徒洗腳的意義:「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夫子、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叫你們照著我向你們所作的去作。」(13:14,15)

難道這是指彼此洗腳這個行動嗎?不是的!「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13:34,35) 彼此洗腳只是一個彼此相愛的表示。

彼此相愛是這麼的重要,主耶穌在衪上十字架之前,不但這麼慎重的要以一條新命令來提醒門徒遵守;而且為門徒洗腳親自來作示範。

彼此相愛是彼此願意、也樂意做僕人、為彼此做低下的服事。

彼此相愛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以至於「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13:35)。我們不用說什麼,只要能彼此相愛,就能吸引眾人、就是一個傳福音的管道、帶領人做主門徒的機會。

感謝主!我不用去猜主耶穌最後的叮嚀。我只管去做、去彼此洗腳、去彼此相愛。

沒有一個比這個命令更容易明白的了!問題是我真的設法努力的照著去做嗎?

2016讀經默想 — 約12:20-50

1/20/2016 星期三 約翰福音 12:20-50

「父阿、願你榮耀你的名.當時就有聲音從天上來說、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這是因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 (約12:28,43)

以前在個營會中聽到過這個故事:有一個年輕人,拜師學與人「應對進退」的本事。

後來他事業有成,回到山上去答謝恩師。老師問道:「你年紀輕輕就做的這麼好,你是怎麼學以致用的?」

他羞赧地低下頭來:「不瞞您說,我準備了一百頂高帽子……」老師立即不悅地說:「我教給你的,難道是給人戴高帽子嗎?只會諂媚巴結,這下去怎麼得了?」

他不禁縮了身子道:「我也是沒辦法啊!有幾個老板能像您這樣嚴以律己,不愛聽下屬的諂媚?這個世界上、像您這等高人是沒幾個了!」

下山碰到幾位同窗,紛紛問他說:「老師對你有甚麼看法呢?」他說:「老師說我青出於籃,但我只剩下九十九頂高帽子了!」

想得別人的榮耀,是人都愛的,很少人能倖免。

在約翰福音 12章中,有好些猶太人的官長信了耶穌,但因法利賽人的緣故,就不敢承認(12:41,42)。他們怕被趕出會堂,而受嘲笑、遭逼迫(12:42)。

我們在今天看來,似乎這是情有可原的。但聖經對他們的評語卻是非常嚴厲:「這是因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12:43)。

神的榮耀是在耶穌上十字架、完成救恩時,有了完全彰顯(12:28)。作主門徒的人也必需要背上他的十字架、天天跟隨主。

主在十字架上受苦得榮耀,我愛神的榮耀是不是高於從人來的榮耀呢?

對於為信耶穌受苦,我是不是該有一個新的體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