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讀經默想 — 哥林多後書 8:1-15

4/25/2016 星期一 哥林多後書 8:1-15

「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他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他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 (林後8:9)

讀過經濟學的人郁知道:經濟中最重要的兩個原則就是供需的平衡、與收支的平衡。

供需的平衡使貨物的價格停駐在供應及需求的平衡點上。

國家經濟最有效的管埋方法就是在發展中仍保持收支的平衡;這樣即可以避免通貨澎漲、也不至於降底投資意願、造成經濟蕭條。

在個人的財務管理上,我們都知道、也教導孩子們,最重要的原則是:第一,量入為出,以免負了債;第二,開源節流,以便能累積財富,應付不時之需。

但是,在神國的經濟上,卻是恰恰相反:量出為入、開流富源。

因為,神是我的供應者、祂是豐富的。

我是否富足,不在於我累積的成果,而是在於我是否能照著神的心意,使自己成為一個流通的管道、藉著自己成為別人的祝福。

所以,在樂捐上,我的心愈廣、捐出的越多、所開的流越大;神對我的供應就越豐富、我入的也越多。

一旦在金錢奉獻上,我存了為自己多存留一點、累積財富的心,開始做祟的時候,我最好想到:神己經早警告我了:那是沒有用的,因為「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8:15)

這是一個不容易學的功課,不但不合經濟學原理,而且與人的本性相背。

在這方面,什麼是我之所以能逆著我的本性去行的動力?那就是耶穌對我的愛。

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他本來富足、卻為我成了貧窮、叫我們因他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8:9)

2016讀經默想 — 哥林多後書 6:3-7:16

4/24/2016 星期日 哥林多後書 6:3-7:16

「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 (林後 6:10)

為了準備我岳母的追思感恩聚會,上星期花了不少時間幫助妻子整理岳母生前的照片,加上起草、修改她的生平、和悼文;鉤起了我今天的默想。

從七十多年前一吋半的黑白照片、到近幾年高密度的彩色數位照片,在攝影科技上的進展實在可觀。但是,人一生的幸福和色彩卻不是由照片的黑白、或彩色來定位的。

對基督徒來說,正如我的岳母,她的人生不是黑白的、而是多彩多姿、滿有神的同在、恩典、與祝福的。

我的父母輩,經過了二次大戰、國共內戰、逃難、遷居台灣、移民美國。他們在戰亂中成長、在飄泊中養家、在異鄉裡逝去。

他們的一生似乎應該是憂愁、貧窮、和一無所有的。然而,他們的生命、與我們、和歷代眾聖徙一樣,是各色各樣的組合。

再困難的環境、總是找得到答案,但是也有困惑不解的時侯。

在有需要的時候,總是有足夠的力量應付;但是也有軟弱的時候。

在無指望的時候,總是能夠再堅持下去;但其中也是有不確定的懷疑。

痛苦和喜樂、得饒恕和罪惡感、努力作工和放下休息、和平與爭戰、信心與懼怕,在我們的生命中織成一個多彩多姿的美麗圖案。

所以,基督徒的生命決不會是簡單、又單調的;它不見得容易,倒是常有困難;但是卻充滿了心靈裡豐盛的喜樂;即使在最困難的時節中,盼望還是一直是常存的。

雖然我想要既簡單又及時的答案,主啊!你的恩典在我困難的爭扎中,仍是我的依靠。

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我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這就是我們基督徒生命的寫照。

2016讀經默想 — 哥林多後書 5:1-6:2

4/23/2016 星期六 哥林多後書 5:1-6:2

「一切都是出於神、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 (林後 5:18)

對基督徒來說,信仰不僅是找到了一個得永生的門路、也是一種新的生活態度,更是一個新的人生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參與在神國度的擴張、和建造。

但是人還是免不了把自己的理想、和野心與神的國度混在一起,就像雅各、約翰所擔心的是耶穌得榮耀後,他們所坐的位置(可10:37)。

同樣的,在教會歷史當中,也可以找到許多的基督徒嚐試著為主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

他們想做到的是為神的國度達到一個方面的終點:有的是要建立最大的教會、有的是宣稱知道主再來的日子、有的認為他找到了最正確的神學和教義、有的說
他們有最理想的治理、和運作教會的方式、有的說他們發起的運動是最終結的靈性復興。

在這些的嚐試中,基本的心態是想為神的國度做一番不朽的事工、達到一個終結的永恆。這可能是建立在人對一個安全感、或確定性追求。

不論這些動機是多麼的高貴,這些的努力終究把人們帶離了真道,所產生的不是僵硬的教條、更甚的就是偶像的跟從。

我們能確定的是神的國不僅是憑信心、也是在於眼見。眼見就是我們勸人與神和好職分的工作;愛神愛人的成果。

基督徒的生活不是一個穩定、可預測的必然;而是個信心的生活。

基督徒的生活不是一個滿有安全感的順利;而是個願意在信心中走向那未知的不確定。

基督徒的生活不是向一個必然的終結;而是個滿有盼望的實在。

基督徒的生活不是求一個安全的到達;而是個旅程中的信靠。

2016讀經默想 — 哥林多後書 4 章

4/22/2016 星期五 哥林多後書 4 章

「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 (林後 4:11,16)

有的人天生的是樂觀進取、冒險犯難;也有的人天生的就是小心謹慎、步步為營。

不管你我是喜歡冒險的也好、謹慎的也好,我們沒有一個人能知道自己的未來;同時,也對未來有同樣的好奇心,希望將來可以有多一點的人生經驗,擴張自己的疆界。

但事實上,我們的時間有限、經歷也不夠;常常被限制在自己的小圈子裏面。有什麼解決的方法?

有的,那就是與基督生命的聯合。因為主耶穌基督已經為我走了比我能想像最遠的地方還要遠;甚至於為了我走入死亡、又走出了死亡!

所以,耶穌基督在這個世界的參與是直接、而且帶有莫大影響力的。

不論男女老少,今天還是繼續不斷地在回應耶穌基督的呼召、作祂的門徒、學祂的樣式、承受祂的生命。

當承認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救主、生命的主、一生一世跟隨祂之後,我們的生命改變了。那所帶出來的是生活上的改變;我們的人生有了方向、步伐有了力量;我們敬拜祂、事奉祂。

這就是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持續不斷的神蹟:因為在人生的每一個台階,耶穌已經在那裏就我了;祂為我開路、祂激勵我、祂饒恕我、祂光照我、祂更新我。

耶穌在我的面前,引導我前進。祂站在我該站、想站、又不能站的位置上。

耶穌為我站在我存在的極限、那是超過我存在範圍之外的。

所以,我可能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

2016讀經默想 — 哥林多後書 5:1-6:2

4/23/2016 星期六 哥林多後書 5:1-6:2

「一切都是出於神、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 (林後 5:18)

對基督徒來說,信仰不僅是找到了一個得永生的門路、也是一種新的生活態度,更是一個新的人生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參與在神國度的擴張、和建造。

但是人還是免不了把自己的理想、和野心與神的國度混在一起,就像雅各、約翰所擔心的是耶穌得榮耀後,他們所坐的位置。(可10:37)

同樣的,在教會歷史當中,也可以找到許多的基督徒都曾嚐試著為主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

他們想做到的是為神的國度達到一個方面的終點:有的是要建立最大的教會、有的是宣稱知道主再來的日子、有的認為他找到了最正確的神學和教義、有的說他們有最理想的治理、和運作教會的方式、有的說他們發起的運動是最終結的靈性復興。

在這些的嚐試中,基本的心態是想為神的國度做一番不朽的事工、達到一個終結的永恆。這可能建立在人對一個安全感、或確定性追求。

我們不能說這些嚐試都不好;但不論這些動機是多麼的高貴,這些努力終久把人們帶離了真道,所產生的不是僵硬的教條、更甚的就是對偶像的跟從。

我們能確定的是神的國不僅是憑信心、也是在於眼見;眼見就是我們勸人與神和好職分的工作、和愛神愛人的成果。

基督徒的生活不是一個穩定、可預測的必然;而是個信心的生活。

基督徒的生活不是找一個滿有安全感的順利;而是願意在信心中走向那未知的不確定。

基督徒的生活不是向一個必然的終結;而是滿有盼望的實在。

基督徒的生活不是求一個安全的到達;而個旅程中的信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