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016 星期三 希伯來書 4:17-5:14

「凡只能喫奶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惟獨長大成人的、纔能喫乾糧、他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 (希5:13,14)

不論是在電視上看明星球員毫不費力的進球得分、或是在陪靈會中聽講員出口成章的講解聖經,常常會讓我們驚嘆不止;巴不得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行雲流水一般地做出想去做的事。

但事實告訴我們,看別人做起來極其容易的事、等到自己想要去做的時候,就發現原來這些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自從第一次去航空展、看到了特技飛行員把飛機制得服服貼貼地,在空中隨著音樂起舞後,我就下定決心,將來有一天自己也要如此。

到後來真的有機會去學駕駛飛機時,才發現在隨機起舞之前,有許多的準備工作。

這些準備包括了背誦飛機的特性、飛行限制、練習與塔台連絡、緊急迫降、逃生步驟…等。

不但要知道、還得常常操練;直到這些知識、技能已經滾爪爛熟,變成了下意識的自然反應之前;飛行教官是不會開始特技飛行這方面的教導的。

而且,這些操練是非常的平淡、並不如當初想像的那麼有趣、和光彩。

在屬靈上的通達、同樣地也是需要熟習、操練的。

聖經形容這種人是心竅被打開了的人、能夠喫乾糧的人。

他們的特性是能夠分辨好歹:在做人、做事上能分辨好歹;在屬靈的知識、品格上也能夠辨好歹。

反之,一個不熟練仁義道理的人,自己沒有定見、隨處聽到的都覺得言之有理;聖經形容這種人是只能喫奶的人。

沒有人願意去做一個只能喫奶的人,但是不見得人人都願意去下那種平淡無奇的熟練過程。

然而,屬靈的事對我們的關係,比起那些想學的明星球員、特技飛行員都重要的多,問題是我們願意花代價去習練嗎?

2016讀經默想 — 希伯來書 4:12-16

7/5/2016 星期二 希伯來書 4:12-16

「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 (希4:12)

像許多讀理工專業的留學生、留在硅谷做事的工程師一樣,從小我就對文史的興趣不大。

因為文學只是表達作者個人的感受、歷史只是從前曾經發生的事情;即不客觀、也沒有什麼共通性,與我的關係不大。

不像數理,不論是什麼時代、在什麼環境,都是不變的;所以,花時間、精力在理工上面才是最值得的。

這種關念直到我信主了以後,才徹底地改變過來。

為什麼呢?因為聖經就是一部在歷史中,神怎麼樣的與人相交、從前的人對神是怎麼樣的回應的記載。是文學的創作、也是歷史的記載。

但聖經吸引人的地方,不僅是文學的創作、和歷史的記載而已;它今天還是一部活的書、與每一個人的生命息息相關。

因為聖經到現在還是提供了人所需要的鼓勵、靈感、及方向。

當在盼望、及失望之中掙扎的時候,聖經鼓勵我們堅持下去。

當心裡貧乏、枯寂的時候,聖經使我們的靈甦醒、重新得力。

當用盡了自己的方法、不知何去何在的時候,聖經給我們方向、使我們滿有信心、勇氣的走下去。

聖經裡的故事、智慧、歷史、詩歌、教訓、督責、倫理、是非… 都是可以作我們現在的借鏡、和指標的。

聖經裡的一些特別的話語、在一個特別的時候,在當時會帶給我們個人特別、而又確切的帶領。

這時,神的話已經對我們已經是非常個人化、又扎心的真實了。

當然,這總是在我們讀經、順服、信靠、默想、禱告以後發生的事。

「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這是很多人的經歷、這也是我今天對文史的興趣大大提升的原因!

7/4/2016 星期一 希伯來書 4:1-11

「因為那進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他的工一樣。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免得有人學那不信從的樣子跌倒了。」 (希4:10,11)

在我們所居住的硅谷,「安息」可能是個大家既默生、又嚮往的名詞。

不論是上班的、或照顧孩子及持家的,甚至內外兩者都需要兼顧的;不論是父母、或是孩子,每一個人都在忙、每一個人都要趕時間。

甚至修假也要忙:忙著旅遊計劃、忙著渡假、忙著玩到夠本;難怪修假回來以後,比平常的日子還要累。

所以,這個時代的人,不僅需要知道事業成功的祕訣、夫妻相處之道、教養子女的藝術;更需要知的是怎麼樣可以得到安息。

其實,得安息的道理也不難:聖經上有很全面的教導。

首先,「那進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安息是緊接著工作的。

所以,工作與安息都是神的恩典。今天我們如果只把工作當成賺錢的手段、一個無可耐何的重擔,那麼,對於安息就不會有正確的期盼。

其次,工作與安息是互相配合的。整天無所事事的人、並不見得就能享受安息;安息是神所設立的,為了要使人能走更長的路。

只想多做一點工、而不知道安息的人,他的工作果效只會越來越差;不但把自已的身體搞壞了、把自已的家小忽略了、也把自己的事業毀掉了。

但是,聖經要我們進入的安息不只是身體疲倦之後的休息、也不只是情緒緊張之後的放鬆;而是完全在神裡的安息;在神恩典環繞之中的享受。

不是享受自己剛做完的工,而是神已經為我們完成的工。

因為「造物之工、從創世以來已經成全了」(4:3),我們只是在創造之後的看守、和管理。如果沒有罪的攔阻,這應該是一件很喜樂的事。

今天有罪的攔阻,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這竭力就是在信心上的堅持,不要怕、只要信。

不論在聖經裡、或是自已身邊,都可找到很多不信從而跌倒了的例子;我們惟一的出路就是:「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12:2)。

2016讀經默想 — 希伯來書 3章

7/3/2016 星期日 希伯來書 3章

「但基督為兒子、治理神的家,我們若將可誇的盼望和膽量、堅持到底、便是他的家了。」 (希3:6)

每一個人有需要屬於一個家;家是人的生活動力的來源、風雨中的避風港、安全的所在地、情感上深厚的寄托之處。

有小的家 — 夫妻帶著子女的小家庭;有大的家 — 數代同堂的大家庭。

家的裝潢也有簡陋;也有富麗堂皇的。

但對基督徒來說,不論自己的家是個小家庭、或是個大家庭,或是簡陋的、或是富麗的;我們都屬於另一個最大、最強、最富麗的家:那就是神的家。

希伯來書告訴我們:神的家是指神的王權,以及由這個王權所產生的次序。

「神的家」在希伯來書第三章裡,被提到了四次,這是因為神要我們非常清楚神的治理、以及這神的王權對那些信服的人所會產生的結果。

在神的家中,摩西與耶穌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忠心;但他們的共同之處,也只能停在這一點了。

摩西是家中的僕人,為神的家服事;耶穌是家中的兒子,不僅是建造這個家,也是治理這個家。

身為基督徒的我們,順服在神的王權之下、服從在基督的治理、聽從聖靈在心中的帶領,這就是我們屬於神家的證據。

這也是我們可誇的盼望和可依靠的膽量;因為這條屬靈的道路不見得好走;在成長的路上,可能有許多能讓我們分心的試探、甚至跌倒的試煉。

所以,將這信心要堅持到底是我們屬於神家的人必需做的。

許多的牧長、屬靈長者或者可以成為我們屬靈成長的幫助、或做為我們的榜樣;但只有耶穌是建造我們的創始成終者。

2016讀經默想 — 希伯來書 2章

7/2/2016 星期六 希伯來書 2章

「所以我們當越發鄭重所聽見的道理、恐怕我們隨流失去…我們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 (希2:1,3)

一個人是不是很鄭重地去對待一件事,這要看這件事對他的重要性而定了。

我在台灣長大的年代,大專院校聯合入學考試的成績是決定一個人上那一所大學的唯一標準。

在所謂的「一試定江山」的壓力下,從考前的頭一年開始,教室前的黑板上就有一個數字:從365倒數記時,要我們把握時間、好好準備。

大專聯考不但是對於考生,也是家長、教師、甚至社會上越發鄭重的大事。

其實,如果大專聯考考不好,第二年還有重考的機會;但人生的有些決定、不但是會影響他的一生,也很難再有第一次同樣的回頭機會。

在人的得救贖、和在基督裡的成長就是對永生、和今世影響最重要的事、也是難有回頭機會的事。

聖經用「這麼大的救恩」來描述這救恩難以形容的大。

除了對於我們個人的重要性之外,希伯來書第一章特別強調了神的救贖計劃中的實踐者–基督耶穌的偉大。就只從這裡,我們就該越發鄭重所聽見的道理了!

但是,成聖的路程是長的、屬靈的追求是一輩子的事。當我們稍微放鬆一點、焦點不在基督上,就在不知不覺間隨流失去了!

這隨流的失去,可能是環境的影響、或自己的惰性;但是,我們不需太費心思為自己找理由;只需要了解:屬靈的不長進是個不能逃脫的罪。

如果連天使都得在神的主權下服役(1:14),我們服在神的旨意當中越發鄭重所聽見的道理,豈不更是理所當然的了。

如果為了一個入學考試放了那麼大的注意力,對影響我們永生、今世的屬靈追求,豈不更是越發的鄭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