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讀經默想 – 但7-8章

12/4/2015 星期五 但7-8章

「於是我但以理昏迷不醒、病了數日、然後起來辦理王的事務.我因這異象驚奇、卻無人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但8:27)

基督徒在工作場合的見證,是最直接、最有效引導人到基督的方法。

然而,見證是生命的外顯,是不能臨時、刻意做給別人看的。

豐盛的生命,是美好靈性的結果;靈性的美好,是因為與神親蜜的同行;與神同行的人,必是一個常常禱告的人。

「 但以理知道這禁令蓋玉璽,就回 到自己家裡 (他樓上的窗戶,開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雙膝跪在他神面前,禱告感謝,與素常一樣。那些人就紛紛聚集,見但以理在他神面前祈禱懇求。」(6:10-11 )

其實,一天三次並不太難,和天父講話也不太難。神就訓練我們,深沉真執的禱告生活,就是從不太難中學習的。他的禱告生活是和神的話連在一起,使神的心意得以成就。

一個人花這麼多時間禱告,想來必不能辦什麼事務,更不用說對上會報、對下指示、議會質詢、執行計劃之擬定等等。

可是在但以理身上說也奇怪,他禱告的時間越長,(不停和主交通) ,工作效率越好:態度對、判斷準、知人善任、執行徹底,不但沒有大過,連小錯都沒有。

聖靈的運行,透入實際事務工作中,所作的政務,都成為屬靈的服事了。

這種服事在永恆裡都算數,那是服事神,它所產生的影響也是長遠的。

今天,在忙碌的工作中,我那裏來的這麼多時間讀經、禱告呢?

但以理病了數日、然後起來辦理王的事務(8:27),難道他不需要一段時間休養、恢復嗎?

在神的恩典中,病、得醫治、辦理工作的事務都是屬靈爭戰的一部份。

一個在神保守中整全的生活,是我所羨慕的,不自欺、也不自憐。

2015 讀經默想 – 但5-6章

12/3/2015 星期四 但5-6章

「如此、這但以理當大利烏王在位的時候、和波斯王古列在位的時候、大享亨通。」 (但6:25)

「一朝天子一朝臣」是指帝王更換,下面的臣子也隨之更換。這是中國官場的規矩,也是臣子忠心的表徵。

而「一朝天子兩朝臣」是嘲笑臣子對官位的眷戀、也是諷刺新王不會用自己的人。

照這種說法,先知但以理先後事奉了巴比倫王朝的三位王:尼布甲尼撒王(1-4章)、伯沙撒王(5章)、大利烏王(6章),真是政壇長青樹,在中外歷史上,都可算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例子了。

從聖經中我們知道:但以理不是一位眷戀官位的人。同時,在歷史上,這三位王都是武力強盛、殺人如麻,想必是相當困難待候的主人。

那麼,為什麼但以理不但是能存活於三個朝代、他的政治生涯長達70年、而且是愈來做的愈好;甚至到另外一個王國–波斯王古列在位的時候,還能夠「大享亨通」呢?(6:25)

聖經對但以理的政治策略記載不多,但從他做人處世的溫柔(2:14)、謙和(2:30)、直率(2:45)、安慰(4:19)、不貪(5:17)…這些屬性,可以看出這是他能吸引萬人的品德。

另外,他有時代性影響、推行公義憐憫的政策(4:27),影響了整個的歷史走向。

今天這世界上,不論在學術、商場、政壇上成功的人士,都是大家所注視、及羨慕的。也有不少人,竭盡心力地要達到那種層次。

然而,但以理在一個敬畏神的態度下,卻很自然地做到了。

他的一生帶給我的信息是什麼?

2015 讀經默想 – 但3-4章

12/2/2015 星期三 但3-4章

「他的神蹟何其大、他的奇事何其盛、他的國是永遠的、他的權柄存到萬代…現在我尼布甲尼撒讚美尊崇恭敬天上的王、因為他所作的全都誠實、他所行的也都公平.那行動驕傲的、他能降為卑。」 (但4:3,37)

「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雅4:6)是基督徒很熟悉的一節經文。

所以,我們都知道要謹守自己的心懷意念,在神、在人面前都不能不經意的存著一個驕傲的心態。

我們雖然對自己可以節制,卻無法避免與驕傲的人接觸;這些驕傲的人常常是社會中地位高、又有權勢的人。

該怎麼辦?但以理的見證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榜樣:尼布甲尼撒是驕傲的王國(巴比倫,啟18章)中最驕傲的王,但以理在尼布甲尼撒的朝中做總理,但以理的職場生涯想必是相當的不容易了。

但以理忠心地為世上的主人辦事,換來的卻是旁人的忌妒(3:8)。但是,他在敬拜上不妥協。他的信心,在隨之所帶來可能的殺身之禍的反應表現無遺:「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中救出來.王阿、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阿、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3:17,18)

神的拯救,使得尼布甲尼撒不得不承認:「他的神蹟何其大、他的奇事何其盛、他的國是永遠的、他的權柄存到萬代」(4:3)。

接著但以理神奇的解夢、及夢的應驗,使一位不信神的外邦君王也不得不讚美:「讚美尊崇恭敬天上的王、因為他所作的全都誠實、他所行的也都公平。那行動驕傲的、他能降為卑。」(4:30)。

要驕傲的上司承認他的驕傲,是何其的困難;要他了解他之所以降為卑,是神誠實公平的做為更是難上加難。但是,但以理確做到了。

今天,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我可以選擇申訴、也可以選擇離開;遇到驕傲自大的人,我也可以選擇對抗、或避免。

但我有沒有想到,像但以理一樣:這可能是個服事人、榮耀神的機會呢?

像但以理一樣,這一切都是從信心開始的。求神給我這個信心、勇氣、和能力。

2015 讀經默想 – 但1-2章

12/1/2015 星期二 但1-2章

「但以理回到他的居所、將這事告訴他的同伴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要他們祈求天上的 神施憐憫、將這奧秘的事指明、免得但以理和他的同伴、與巴比倫其餘的哲士、一同滅亡。」 (但2:17,18)

我幾次教兒童、青少年主日學的經驗中,所得到的一個經驗是:在學期的第一堂課,最好的破冰話題是「誰是你最好的朋友」。

Best friends是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少的伙伴,對於他們建立自我體認、團體生活、良性影響上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實,回顧我們自己的成長,好朋友們也是同樣的重要。可惜的是,當我們開始入社會工作、成家立業以後,就很難再交到像在做學生時那麼知心的好友了。

但以理在少年時就被擄到巴比倫,接受皇室王宮的教育(1:3-5)。那時,他就結交了三位同期的好友: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1:7)。

在王宮中,他們一同經歷過不食王膳的危機(1:8-16)。然而,他們的友誼不因為個人的仕途差異而中斷。

在王要殺所有的哲士時(2:12),但以理先以他的溫柔和智慧,求王寬限(2:16)。在這同時,他要這三位好朋友為他代禱(2:17,18)。所以,這三位也是他屬靈的夥伴,與他一同走過危機,與他一同在屬靈上成長。

感謝主,不論我年齡多大,教會一直是我們屬靈的家,教會中的弟兄姊妹也都像一家人。

因此,我可以很放心的把那份防範,保守的心移開,在弟兄姊妹之中找到我的屬靈最佳夥伴,與他們在屬靈上彼此服持、一同成長。

但以理三位好朋友,你我的屬靈最佳夥伴又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