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讀經默想 – 詩56-59章

8/9/2015 星期天 詩56-59章

「世人哪、你們默然不語、真合公義麼?施行審判、豈按正直麼?不然、你們是心中作惡,你們在地上秤出你們手所行的強暴…因此、人必說、義人誠然有善報;在地上果有施行判斷的神。」 (詩58:1,2,11)

尋求公義是人的本性,尤其是自己是受冤枉那一方的時候。

這就如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最容易被激怒的不是受到不好的待遇,而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大人們雖不常會立即被不公的待遇激怒,但以自我為中心的判斷方式與孩子們的差別並不大。在不公義的遭遇中該怎麼辦呢?可以自己來報復嗎?可以詛咒對方嗎?

詩人在神面前對惡人的控訴讓我知道,當以神的眼光來重新衡量公義;不是我的標準、更不是世人的標準。

在地上,我雖可以期昐公義的審判;但如果我現在看不到,也不要失望,因為神公義的判斷終久會在地上被世人看見的。

把我詛咒敵人的慾望轉化成祝福人的話語,讓我為神公義的彰顯禱告。

神是會報應的,求神讓我看到衪在地上公義的審判,讓我能超越我自己的眼光、不再用自己的標準來判斷我身邊的人與事。

2015 讀經默想 – 詩52-55章

8/8/2015 星期六 詩52-55章

「我說、但願我有翅膀像鴿子、我就飛去、得享安息。我必遠遊、宿在曠野,我必速速逃到避所、脫離狂風暴雨…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他必撫養你.他永不叫義人動搖。」 (詩55:6-8,22)

稍微經一些世事歷煉的人都體會到:逆境是人生常態;而凡事順利的機會是非常小的。

問題是該如何處逆境呢?

困難總是非常個人化的。無論是當事人我的再怎麼努力、詳細的解釋,他人從外面來看我的困難時,通常沒有辨法完全理解我內心的那種壓力。

這時候,我希望能有翅膀像鴿子、離開這一切的環境、享受那渴望的安息。

然而,我也知道:不能長久地逃避現實。可是,這個擔子實在不可能自己一個人挑;獨自悶在心裏,只會更增加心頭的重擔。

別人幫不了忙、自己也靠不住 — 怎麼辮?事情有解決的希望嗎?困難可以被勝過嗎?

在靠自己、找別人之前,是不是該先尋求耶和華的面?神的介入和參與、可能是神蹟式的出現;也可能是籍著我身邊的環境、或者人(弟兄姊妹)。這時,別人在外面看到的只是逆境過了;但只有我知道,那是神的介入。

雖然我還沒有完全地得著、我還在學習怎麼樣勝過逆境;但至少比從前的我多了一點智慧—那就是我要把我的重擔卸給耶和華!

生活中的困難不是不在神為我預備的生命中;但除非我願意邀請衪來到我生命中的全部,那生活的重擔只能是怪我自己的選擇!

2015 讀經默想 – 詩49-51章

8/7/2015 星期五 詩49-51章

「神阿、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求你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並潔除我的罪。因為我知道我的過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 (詩51:1-3)

大衛在犯罪之後,他自己的良心想必也曾指責過他;但是他要在先知拿單來見他以後,他才恍然警覺,他是多麼大地得罪了神。

也只有在這種在神面前、被罪煎熬的大衛,才能寫出這麼刻苦銘心的詩和禱詞。在這個禱告之前,他已經聽到了神藉著拿單對他說的話。

所以,禱告應該是人與神的雙向交通。禱告不僅是人向神說,也是人聽神說。

我需要向神傾心吐意,要聽聽衪可能跟我說了什麼;更要靜下心聽聽我的心向我說的是什麼。

因為,有的時侯我的嘴脣和我的內心不能吻合。我的口可以向神禱告,我的心卻沒有向神敞開。我的口雖然可以很快地說要求神的國、和祂的義;但我的心卻可能與神離得好遠!

因此,要好好禱告的話,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在神的面前,懇求神來潔淨我的動機、慾望、和意向。就像大衛在神面前的這一個禱告,當他了解他在神面前是沒有辦法不完全地向神赤露敞開時、他求的是神的慈愛、憐恤、和慈悲。

我知道無法保護的我動機、慾望、和意向的純淨不受到私心或環境的影響,所以,在禱告時我必需先求神來潔淨我。

神啊!求你讓我常在你面前,做個專一、單純的禱告的人。

2015 讀經默想 – 詩45-48章

8/6/2015 星期四 詩45-48章

「你們要向神歌頌、歌頌、向我們王歌頌、歌頌。因為神是全地的王,你們要用悟性歌頌。」 (詩47:6-7)

對認識神的人來說,歌頌神原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了。因為,我們認識祂的大能、體會了祂的慈愛、嚐過了主恩的滋味。

然而,我們對祂的歌頌總還是不夠。頻率不夠多、時間不夠長、內容不夠深、情感不夠投入。

所以,詩人在這短短的兩節經文中,重復用了五次「歌頌」來提醒人們,把那激動的情緒用掌聲、和呼喊(47:1)表達出來。

這就好像領詩的弟兄或姊妹,突然感覺到會眾沒有辦法跟上那敬拜的腳步;情急的在台上呼籲:唱大聲點、聲調活潑點、情感多放點!

我們常在神面祈求、要心裏想得到的;常在神面問、問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在我的身上;常在神的話中間打轉、不懂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讓我們難以消化的要求?

但詩人要我們把這些祈求、疑問、和小信轉化成讚美、敬拜、和感恩。不再是大腦的知識,而是悟性的歌頌。

開我的眼,使我看見,神的真理為我彰顯;
求主賜我那奇妙秘鑰,使我自由解我捆鎖。

我今默然專心等候,
惟願我主旨意成就;
懇求聖靈,開我的眼,光照引領!

開我耳朵,使我聽見,恩主所賜真理之言;
當賜佳音蕩漾我耳中,一切虛假頓失影蹤。

我今默然專心等候,
惟願我主旨意成就;
懇求聖靈,開我耳朵,光照引領!

開我的口,使我宣揚,真理福音傳到各方;
開啟我心充滿主的恩,將主大愛分給世人。

我今默然專心等候,
惟願我主旨意成就;
懇求聖靈,開我的口,光照引領!

2015 讀經默想 – 詩42-44章

8/5/2015 星期三 詩42-44章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 (詩42:5)

雖然生活在一個完美無瑕的狀況中是每一個人都希望的,但這種機會實在不多。我們經常所得面對的還是個不盡人意的現實環境。

然而,人不見得要讓環境來掌握自己的生的品質。人生命的方向,豈不決定於在這個不盡理想的環境中、怎麼來過他的生活?

面對著當前的難處,我可以覺得害怕、失望、忿怒;我也可以嘗試著不受它的影響。或許,這是個超越自我的機會。

但怎麼能從低沈轉到進取呢?

靠自己的意志?正面的思想?我試過,但不容易、也不見得有效。

可是,基督徒有一個出路 — 仰望神,因為祂樂意幫助祂的子民。祂使我可以再一次冷靜的檢視祂給我的所有、和我的恩賜;其實,我所擁有的還是很多:親情、友誼、和祂的愛;經歷、能力、和祂的應許。

神哪、讓我可以接受現實環境的限制、讓我可以不被怨恨和不滿牽引著走。
我的心哪、當仰望神,把我的憂傷變成對衪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