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0/2019 星期五
「便叫了他的十個僕人來、交給他們十錠銀子、說、你們去作生意、直等我回來。他本國的人卻恨他、打發使者隨後去說、我們不願意這個人作我們的王。」 (路加福音19:13,14)
路加福音19:14的「隨後」雖然是個不顯眼的字,但在四本福音書中卻是一個經常出現、也很重要的字;就像我們所熟悉的經文「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9:23) 中的「跟從」就是同一個字。
主耶穌在這比喻的一開始,就很巧妙的把這位貴冑與他僕人的位置放在這個字的隱喻中。
僕人應該走在主人的後面、隨時聽候主人的吩咐,照著主人的心意、完成他交待的事務。
然而,這十個僕人(十個代表完整、全部) 竟然利用主人出差到遠方的機會,跟在後面所做的事不但與主人交待的事無關,反而與主人出差的目的完全相反。
主人到遠方是為了「得國」(19:12) ,這一點是僕人們知道的,因為他們說主人回來以後的身分是王。
為了某些我們不知道的原因,他們不願意看到主人身份的轉變。但更不尋常的是這十個僕人不把他們這種叛逆的心態、限制在自己心中就罷了;反而要打發使者到處宣揚「我們不願意這個人作我們的王!」– 這「隨後」的位置是對的;但所做的事卻完全的不對。
今天我們都知道這個比喻是在講猶太人拒絕主耶穌。然而,我們也不好因此而馬上把自己置身度外,因為主耶穌來是為了得國,我們跟從主耶穌是與祂一同得國;但不要忘記了祂是我們的王:跟從不僅是在我們的位置上,更是在我們的生活行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