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016 星期六 使徒行傳 6-7章
「他們正用石頭打的時候、司提反呼籲主說、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又跪下大聲喊著說、主阿、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說了這話、就睡了。掃羅也喜悅他被害。」 (徒7:59,60)
在中國人的觀念裏,生老病死,是每個人最大、又必需經歷的無奈。
沒有人能記得自己被生下來的情形;但老、和病是絕大部份的人自身有體驗的。
只有死,是每一個人都得經過,但沒有人能親身告訴我們:死的過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難怪人對死是又害怕、又好奇。
在初中時,我看了一場電影(記不得片名了):在戰場一切廝殺、混亂之中,鏡頭轉向、拉近到一個被子彈擊中的戰士。
他的眼睛愈來愈近;然後,再從他的眼光看出去、以慢鏡頭放遠、速度放慢,去看那同樣的戰場。
吵雜的聲音完全靜止了;殘酷的廝殺,成了一場像精心設計的舞蹈:人們在跳躍、飛翔。
他的眼光轉向天,看到了父母、妻子對他微笑,女兒飛奔到他的懷中,一切都在同樣無聲、飛翔的世界裏。
突然,鏡頭回到了混亂的戰場;看到這位陣亡的士兵,被衝來的戰車輾過去…。
電影看完了後,小小年紀的我,對死亡充滿了恐懼、對戰爭產生了厭惡。
當時是越戰的高潮,這反戰電影在我的身上、的確達到了它的果效。
在聖經中,除了主耶穌的上十架外,對人在臨死那一差刹那,描寫最清楚的就是司提反的殉道。
司提反面對公會的審判,他講的道還沒完,就被推到外面、被眾人丟的亂石打死了。
「眾人就極其惱怒、向司提反咬牙切齒(7:54)、大聲喊叫、摀著耳朵、齊心擁上前去(7:57)」。好一個混亂、吵雜的場面。
但是,「司提反被聖靈充滿、定睛望天、看見神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 (7:55)」。他說、「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又跪下大聲喊著說、「主阿、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 (7:59) 。」
聖經描寫他的死是簡潔又安詳的:「說了這話、就睡了。」(7:60)
「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 這也是主耶穌在十架上所講的話。
不怕死亡的人不多,在進入死亡之前能原諒兇手的人更少。
好死,不是取決於外在的死亡場合、或方式,而是在內心的平靜、和安穩。
雖然我不知道自己的死亡時間、地點、與方式;但是,現在就可以開始準備我面對死亡的態度。
完全的接納、完全的饒恕、安息主懷的盼望 – 死亡,可能並不是那麼的可怕吧!